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社会对教师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教师在日常工作中不仅仅是扮演知识传递者的角色,还要扮演学生的朋友、家长的指导者、行为的榜样等更多复杂的角色。单调、繁重的工作使教师投入越来越多,久而久之教师极易产生职业倦怠。教师的工作重复性强,工作量大,让教师往往疲于应付。教育的特点以及学校的行政结构决定了只有少数教师能够走上中高层的领导岗位,教师晋升的机会比较少。在工作一段时间后,教师职业发展容易进入高原期。由于教师职业的特殊性,职业生涯高原、职业倦怠等职业发展中产生的问题除了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也会影响学生乃至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因此,关注教师职业发展,解决教师职业发展中的问题变得十分重要。目前国内外对教师职业生涯高原、职业倦怠和离职倾向及其相互关系作了一些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职业生涯高原、职业倦怠分别与离职倾向存在相关关系,而这种相关关系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尚不得而知。因而本研究通过调查尝试对上述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本研究通过对中学教师职业生涯高原、职业倦怠以及离职倾向的调查,分析中学教师在这几个方面的特征,揭示中学教师职业生涯高原、职业倦怠和离职倾向的关系,并据此针对学校管理者及教师个体提出相应建议,以降低中学教师的离职倾向,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促进教师身心健康发展。本研究选取437名中学教师为被试,以教师职业生涯高原问卷、教师职业倦怠问卷和教师离职倾向问卷为工具,通过积差相关和回归分析发现:(1)中学教师职业生涯高原在职称上有显著差异,表现为中教高级教师职业生涯高原水平显著高于中教一级教师和中教二级教师;在教龄上也有显著差异,表现为教龄为21-25年的教师显著高于处于其他教龄阶段的教师;在婚姻状况上有显著差异,表现为已婚教师显著高于未婚教师;而在性别上没有显著差异。教师职业倦怠在性别上有显著差异,表现为男教师显著高于女教师;在职称上有显著差异,表现为中教二级教师高于中教一级教师和中教高级教师;在教龄上有显著差异,表现为教龄为21-25年的教师显著高于处于其他教龄阶段的教师;而在婚姻状况上没有显著差异。中学教师离职倾向性别上有差异,表现为男性教师离职倾向显著高于女性教师;在职称上有显著差异,表现为中教二级教师显著高于中教一级教师和中教高级教师;在教龄上有显著差异,表现为教龄为25年以上的教师显著高于处于其他教龄阶段的教师;而在婚姻状况上没有显著差异。(2)教师职业生涯高原与教师离职倾向呈正相关。教师职业生涯高原水平越高,离职倾向越高。(3)教师职业倦怠与教师离职倾向呈正相关。教师职业倦怠水平越高,离职倾向越高。(4)教师职业倦怠的情感衰竭因子在教师职业生涯高原的趋中高原因子与教师离职倾向之间起完全中介作用;情感衰竭因子在教师职业生涯高原的内容高原因子与教师离职倾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教师职业倦怠的去个性化因子在教师职业生涯高原的趋中高原、内容高原因子与教师离职倾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教师职业倦怠的低个人成就感因子在教师职业生涯高原的趋中高原、内容高原因子与教师离职倾向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