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行刑社会化思想的普及,对犯罪人权利的关注,对犯罪人改造方式的反思,掀起了世界范围内刑罚人道化、社会化、经济性的浪潮。社区矫正在世界各国被普遍采用。我国也顺应刑罚发展的趋势,探索和积累符合我国现实情况的社区矫正制度。此次刑法修正案(八)将社区矫正正式写入刑法,使得“社区矫正”一词第一次正式出现在刑法条文的规定中。这是对社区矫正在我国试行七年以来积极意义的重要肯定,也是对我国刑罚轻缓化、行刑社会化发展的进一步考验。本文由主观感性认识和亲身实践经历出发,以若干带有普遍性的实践困惑、矛盾为切入点,认识分析我国已有的社区矫正理论和制度。同时,笔者不揣浅陋,以自己在基层司法所的日常工作为基础,对社区矫正这一新事物在我国的进一步完善和成熟,略陈浅见。本文分为五个部分,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三章。在第一章“我国社区矫正制度建设和理论研究的现状”中,首先按照我国社区矫正实际发展轨迹,即以政策导向的实践实验先行为起点,对社区矫正工作在我国的发端和立法现状进行了阐述,从而进一步引发理论研究的探寻和挖掘。在第二章“我国社区矫正基层实践的现状、问题与成因”中,以作者本人所从事的社区矫正基层工作为立足点,从工作实践的角度进行现状的考察、问题的提出,并试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在第三章“我国基层社区矫正制度的完善”中,简要介绍了西方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社区矫正方面比较成熟的一些做法,同时,对我国社区矫正制度构建和实践提出自己的设想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