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基层社区矫正:理论、立法与实践

来源 :复旦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anren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行刑社会化思想的普及,对犯罪人权利的关注,对犯罪人改造方式的反思,掀起了世界范围内刑罚人道化、社会化、经济性的浪潮。社区矫正在世界各国被普遍采用。我国也顺应刑罚发展的趋势,探索和积累符合我国现实情况的社区矫正制度。此次刑法修正案(八)将社区矫正正式写入刑法,使得“社区矫正”一词第一次正式出现在刑法条文的规定中。这是对社区矫正在我国试行七年以来积极意义的重要肯定,也是对我国刑罚轻缓化、行刑社会化发展的进一步考验。本文由主观感性认识和亲身实践经历出发,以若干带有普遍性的实践困惑、矛盾为切入点,认识分析我国已有的社区矫正理论和制度。同时,笔者不揣浅陋,以自己在基层司法所的日常工作为基础,对社区矫正这一新事物在我国的进一步完善和成熟,略陈浅见。本文分为五个部分,除引言和结语外,共分三章。在第一章“我国社区矫正制度建设和理论研究的现状”中,首先按照我国社区矫正实际发展轨迹,即以政策导向的实践实验先行为起点,对社区矫正工作在我国的发端和立法现状进行了阐述,从而进一步引发理论研究的探寻和挖掘。在第二章“我国社区矫正基层实践的现状、问题与成因”中,以作者本人所从事的社区矫正基层工作为立足点,从工作实践的角度进行现状的考察、问题的提出,并试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在第三章“我国基层社区矫正制度的完善”中,简要介绍了西方国家和港澳台地区社区矫正方面比较成熟的一些做法,同时,对我国社区矫正制度构建和实践提出自己的设想和建议。
其他文献
近些年来,量子计算技术因其卓越的计算能力,引发人们高度的关注和深入的研究。特别是量子纠错码技术的研究克服了量子的消相干性所带来的量子噪声,这极大地推动了量子计算机
本文将超声波技术应用到合成中,以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为反应单体,N-β-氨乙基-γ-氨丙基甲基二甲氧基硅烷(DL-602)为氨基硅烷偶联剂,二甲亚砜(DMSO)为促进剂,六甲基二硅氧
目前高职院校为社会提供的应用型实践人才越来越多,高职教学方法探讨也愈发受到关注。任务型教学是其中一个得到广泛认同的教学方法,其宗旨是通过实践操作将学生的学习从原来
长久以来,幼儿教育为各国所普遍关注,伴随教育模式与观念的不断完善更新,其物质载体—幼教建筑的适应性设计成为建筑学领域的研究焦点之一。论文在综合考察学习幼儿教育学、
茶是中国人对于世界文明的一项伟大贡献,但这一贡献的意义却没有得到应有的评价,现在的评价太低了。
合同违法行为是指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为实现其牟取不法利益的目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利用合同实施的损害国家利益、集体利益或者他人合法权利益的行为。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1125—1210年),字放翁,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今年是陆游逝世800周年。纵观放翁《剑南诗稿》近万首诗作,其中涉及茶事的有300多首,为历代诗人之冠。他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