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界经济发展的历程表明,一个国家经济生命力主要表现在其经济结构形式,其结构又随着国家的延续而发展。任何一个国家面对国际经济竞争日益加剧的形势,都必须对与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结构进行有效的调整,使其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外部经济环境以及内部经济系统状态。可以说,结构分析和结构调整已成为国家在不确定的外部环境中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结构调整往往是国家或发展战略的体现,是经济政策的核心,是实现经济腾飞的前提。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我国的经济增长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并呈现出周期性的波动[1]。此次全球金融危机对各国的冲击从表面上看是金融体系的问题,但实质上是各国的结构性失衡造成的,体现出了世界范围的产能过剩,也体现出我国经济结构存在着严重的内部结构失衡和内外部结构失衡的问题。内部结构失衡具体表现在产业结构失衡、城乡结构失衡、投资消费结构失衡和分配结构失衡等等;内外部经济失衡具体表现在内外需结构不平衡、进出口结构不平衡等等。虽然我国在中央及时采取宏观调控措施、积极应对危机的努力下,实现了经济的复苏,引领世界经济进入的后金融危机时代。但是这种复苏属于政策性刺激的复苏,存在着很多的不确定性和不平衡性,政府投资拉动的需求尚未实现向市场驱动的需求转换,并没有解决我国经济增长格局存在的根本问题,一旦扩张性政策退出,经济有可能出现大的波动和反复。因此,要使中国经济走向真正意义上的复苏,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中国实体经济增长格局成为政策刺激性复苏转向内生性复苏,必须要解决是内部经济结构失衡问题,和内外结构失衡问题。本文从分析中国内部经济结构的相互关系入手,通过对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对我国宏观和微观经济的传导机制,分析后金融危机时代当前经济结构支持下的经济系统脆性,从而识别我国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并得出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提出经济结构调整的策略,为国家保证经济长期、稳定、可持续较快增长的政策制定提供理论依据。本文的主要工作及创新如下:(1)构建我国经济系统的结构支持系统动力学模型在识别我国经济结构因素的基础上,根据Cobb-Douglas生产函数挖掘出影响我国当前经济增长的主要经济结构。通过投入产出模型分析主要经济结构的耦合机理,构建出我国经济系统结构支持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将经济系统表现为各产业结构的关系、内需和外需关系、初次分配关系,对应于我国经济增长的投入分析、支出分析以及收入分析,不仅真实地反映出我国经济系统中各结构的耦合关系和运作模式,而且能够方便于为经济政策的指定和实践提供方法和模型。(2)对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经济系统进行仿真通过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国经济过程的分析,找出其内在的使冲击不断加强的各反馈环,系统描述国际金融危机冲击我国经济的机制。在此基础上,将我国经济系统的结构支持系统动力学模型进一步调整,对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经济系统的脆性、以及扩张性投资政策对我国经济长期增长的影响进行系统仿真,有效的体现出当前经济结构约束下我国经济增长在后金融危机代的不确定性,以及经济结构调整的必要性。(3)明确了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平稳可持续发展的经济结构调整目标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对在不依靠外需增长的条件下支持经济较快增长的各项经济结构进行设计,构建出经济结构调整的多目标规划模型,利用有容忍度的分层序列加权法多目标规划的算法,根据最符合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求出实现经济平稳增长的产业结构调整目标、基于支出法的国内生产总值调整目标、基于收入法的国内生产总值项目结构调整目标,为我国经济结构调整提供理论支持。在此基础上根据经济结构调整的目标,将己知和确定的结构变量代入系统动力学模型中作为初始变量,通过结构间的约束和促进作用,使我国经济结构逐步趋于目标结构,并反映在这个过程之中,我国各项经济指标的变化趋势,体现我国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我国经济系统的运行情况。(4)提出了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策略经济结构调整要依靠相关的社会经济政策来实现,本文通过对经济结构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兼顾当前效果和长远目标,建立了经济结构影响因素的解释结构模型。根据模型把各经济因素和经济结构调整联系起来,将经济结构调整策略有效的划分为三个层次:体制和制度保障层策略、要素支持层策略、微观调控层策略,帮助国家制定后危机时代的我国经济结构调整的策略,从而稳定经济发展态势,促进经济朝着合理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