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由利益分化、利益冲突和利益重组所引发的群体性突发事件日渐增多,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如何正确认识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成因,采取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来预防和减少群体性突发事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重视和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本论文以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相关理论为依据,结合我国西北民族地区区域特征,借鉴外国先进的应急管理经验,在分析我国西北民族地区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一个具有一定的可操作性,能够有效防范和及时处置西北民族地区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基本运行框架,为我国政府建立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提供对策参考。全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导论。从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现实问题着手,介绍论文研究的背景和依据、国内外应急管理理论研究、论文的主要内容及论文的创新点,阐述了研究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第二章,群体性突发事件及其应急管理的基本理论。通过阐明突发事件的概念、特点,进而指出群体性突发事件的性质和特征,并在此基础上说明了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基本知识。第三章,通过对西北民族地区群体性突发事件的特点和应急管理现状分析,找出问题原因。第四章,对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的国际考察。通过对美国、日本、俄罗斯等发达国家应急管理机制的比较研究,归纳其主要特点,为构建、完善我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提供参考与借鉴。第五章,西北民族地区应急管理机制构建。对如何构建西北民族地区群体性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提出了六条构建原则并在六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