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g-4.4Li-0.46Al-2.5Zn-0.74Y合金多向锻造及超塑性研究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y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镁锂合金作为一种超轻金属结构材料具有高的比强度、比刚度,卓越的电磁屏蔽特性和优良的阻尼导热特性等性能,在航空、3C、交通运输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α单相镁锂合金仍属于密排六方结构,存在着强度低、变形性差等缺点,通过加入Al、Zn以及Y等元素,使合金的强度得到提高,同时通过多向锻造这种大塑性变形的方式,使晶粒细化,改善材料的性能。因此,利用合金化以及多向锻造的方式,提高合金塑性,研究其高温超塑性行为,对拓展合金的使用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新型单相Mg-4.4Li-0.46Al-2.5Zn-0.74Y合金为研究对象,着重研究合金的多向锻造工艺以及高温超塑性性能,对合金各个工艺阶段的显微组织与力学性能也进行分析研究。本文主要的工作内容及结果如下:(1)通过多向锻造工艺,得到合金一、三、六、九道次的锻件,对各个道次的显微组织进行观察,发现六道次晶粒尺寸最小,而九道次晶粒有长大倾向,同时取样进行室温拉伸,在六道次时合金延伸率达到最大为38.77%,而九道次的抗拉强度达到最大σb=204.87MPa,室温拉伸真应力真应变曲线存在着明显PLC效应。轧制后,晶粒变为带状组织,其平均带宽为6.7μm,强度达到247MPa。(2)对 Mg-4.4Li-0.46Al-2.5Zn-0.74Y 合金在温度 427K~623K,应变速率为1.67×10-4s-1~1.67×10-2s-1条件下进行高温拉伸,在温度623K,应变速率1.67×10-4s-1,获得最大延伸率为240%。将应力应变曲线与夹头、变形部位的显微组织相结合,分析在拉伸过程中组织的演变及硬化和软化机制。(3)构建Mg-4.4Li-0.46Al-2.5Zn-0.74Y合金的热变形本构方程,包括双曲正弦本构模型、位错密度本构模型及Laasraoui本构模型,位错密度本构模型得到理论值对实验结果并不能合理反映,而Laasraoui本构模型则在理论峰值应力与实际峰值应力存在很好的拟合。(4)建立Mg-4.4Li-0.46Al-2.5Zn-0.74Y合金的超塑性变形机理模型,确定应力指数值n以及变形的激活能Q,做出合金的归一化曲线图。
其他文献
冷湿环境下物体表面的积冰会给交通运输、电力以及航空等领域带来极大的不利影响,为了能够有效地削弱结冰带来的危害,防覆冰涂层的研究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表面能低、模量小的聚硅氧烷为主要原料,分别制备了图案化的支化形聚二甲基硅氧烷(b PDMS)防覆冰涂层和自修复润滑性聚二甲基硅氧烷-聚脲(PDMS-PU)防覆冰涂层,研究了这两种有机硅涂层的防覆冰性能和疏冰机理。通过硅氢加成反应合成b PDMS和含有3
由于现代工业需要高效高精度机械加工设备,数控机床正向高速度、高精度和大负荷方向发展,而高速重载必然使得机床部件产生大量的热,导致机床加工工艺系统的热变形,引起加工工件产生热误差,降低其加工精度。进给系统的热误差直接影响机床的定位精度,是影响加工精度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数控机床进给系统热特性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以数控机床的进给系统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研究、数值计算与试验
近年来,高集成电子器件在一些极端环境中的应用大幅提高,因此对于材料的使用条件更加苛刻。目前一些智能材料具有质量轻、易加工以及可以实现自修复的能力,因此成为在恶劣环境中所使用的关键材料。此外,为了获得高性能热界面材料,石墨烯由于有着高度规整的六元环结构成为了高导热填料的首选。针对低温条件下聚合物自修复速率低以及导热性能低的问题,本文通过将具有柔性分子链的氨基封端的聚二甲基硅氧烷和丙二酰氯进行缩聚,制
随着航空航天事业和轨道交通运输业的飞速发展,人们对于具有轻质、高强、吸能效率高等特性的高性能缓冲吸能构件的需求日益增加。泡沫铝填充金属薄壁管复合结构(简称填充结构)不仅具有优异的吸能特性,还具有较高的独立承载能力,可以作为缓冲吸能构件应用在交通运输、机械制造等领域。但是,填充结构在获得较高机械强度的同时,往往会额外增加构件的重量。碳纳米管增强铝基(CNT/Al)复合泡沫具有低密度、高强度等优异性能
金属层状复合材料是利用复合技术使两种或两种以上金属实现冶金结合,从而牢固结合在一起的一种新型复合材料。金属层状复合材料在设计上是异种金属之间呈叠层状分布,并非异种金属均匀的混在一起,这样金属层状复合材料就依然可以保持各自的性能,因此,实现了各组元优点的综合,弥补了各组元的不足,具有单一金属或合金难以企及的优异性能。本文采用累积叠轧工艺制备出两种Nb/Zr多层金属复合板:初始金属Nb、Zr单层厚度为
纳米银焊膏作为一种极具发展前景的新型连接材料,具有优良的导热导电性、高熔点以及高温稳定性等优点,在电子封装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随着电力电子器件的不断发展,其功率密度不断的增加,焊点尺寸显著的减小,使得在芯片,微焊点和基板间容易产生显著的热—机械应力。因此,准确预测芯片连接层的应力应变响应和疲劳寿命对电力电子器件的发展显得至关重要。目前,针对纳米银的可靠性研究,学者们一般采用基于如Anand模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纳米复合材料研究的不断深入,对复合材料的相关表征工具以及制备方法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扫描探针显微镜(SPM)作为纳米复合材料的关键表征工具,其分辨率高度依赖于探针的形貌,不断提高探针的精细度才能更好地表征复合材料的结构与组成。而在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中,希望在已有实验方法的基础上,实现纳米复合材料的一步制备。激光技术,作为一种相对简单、绿色、高效的微加工技术,使复合材料的一
铝硅基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比强度、耐磨性及优秀的加工性能,广泛应用于汽车、机械等工业中的摩擦、制动等零部件的加工与制造。这些部件对结构稳定性和振动衰减有着较高的要求,制备具有高阻尼性能的复合材料成为其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采用热压烧结工艺,通过引入具有较宽负热膨胀温度区间的Y2W3O12、Sc2(WO4)3和Pb Ti O3负热膨胀性夹杂物,成功制备了具有低热膨胀效应、高热稳定性和高致密性的负热膨胀夹
细菌感染引发的疾病和细菌导致的公共环境污染正在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在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过程中,滥用抗生素导致了细菌耐药性的产生,而传统的抗菌剂也渐渐不满足使用要求,亟需发展新型的高效的抗菌策略。基于光和纳米材料的光动力法和光热法便是其中两种,光动力法是利用材料在光照下产生的活性氧自由基(ROS),光热法则是借助光热转化导致的高温,通常将两者结合使用。本文以g-C3N4为主体材料,先对其进行修饰,然后
3D打印技术是通过利用三维软件进行建模设计操作,采用材料逐层累加的方法制造实体零件的一种技术,相对于传统的材料去除(切削加工)技术,是一种“自下而上”材料累加的制造方法。3D打印技术尤其适用于小批量、个性化定制零件的加工生产过程。3D打印概念的提出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则于90年代初开始研究。经过短短20余年的时间,这-技术已取得了飞速发展,在生物医学工程、微纳制造、航空航天等诸多领域的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