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初中综合科学课程改革与发展的个案研究

被引量 : 37次 | 上传用户:liu06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6月,我国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标志着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八次课程改革进入实施阶段。“改变课程结构过度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是课程改革目标之一。在本次课程改革中,综合科学课程己经正式成为国家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而打破了建国以来分科课程一统天下的局面。自2001年秋季,新课程进入实验阶段以来,综合课程的实施情况不容乐观,参加实验人数少,实施过程中困难重重,人们议论纷纷。综合科学课程在我国并不是新生事物,自20世纪80年代起,就有一些地区进行综合科学课程改革实验,从东北师大附中的一所学校进行综合科学课程实验,到上海市部分学校进行综合科学课程实验,再到浙江一个省进行综合科学课程实验,他们的改革为我国综合科学课程改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出现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考察和总结我国典型的综合科学课程改革的案例,从中寻找经验,吸取教训,将有助于我国综合科学课程改革和发展。本研究选取了我国20世纪80年代综合科学课程改革的两个案例,采用访谈、文献分析、实地观察等多种研究手段,考察他们产生的背景、研制的方式、课程的特征和实施过程,总结综合科学课程改革的特征,寻求进一步推动我国综合科学课程改革的启示。研究表明,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和义务教育改革的需要是产生综合科学课的主要动因。科学课程存在着内容重复,过难,与社会生活实际相脱离,学生存在“高分低能”现象,同时国际科学课程的综合化趋势,促进了我国综合科学课程改革的产生;20世纪80年代综合科学课程的研制是一个边研究、边设计、边实验、边修改的过程,综合科学课程研制借鉴了国际综合科学课程成功的经验,同时也受研制者经验的制约。我国20世纪80年代的综合科学课程属于第一代综合科学课程,其主要特征是“小综合”、“拼盘式”,“既相对的保持知识的系统性,注意课程的知识结构,又特别强调加强知识之间的横向联系。”主要受我国长期课程分科设置、考试以及教师适应性的影响。第一代综合科学课程还重视科学方法教育,加强联系实际,重视STS教育;综合科学课程实施的瓶颈是教师问题,教师存在着感情难以接受、知识结构欠缺、实验技能不过关、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研究表明增强教材对教师的适应性,培训到位、政策跟上、解决资源配备问题,是解决教师瓶颈问题的有效策略。根据研究结果,建议在推进综合科学课程改革中,应该重视整合综合科学课程的研制团队,不仅注意其学科背景,理论专长,而且注意其已有的关于综合科学课程的实践经验;“学会坚持和妥协”,不能急于求成,要关照我国的实际,特别是教师问题,尤其是教师的知识结构问题,这是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所以我们的综合科学课程改革需要“分步到位”;个案中行政力量的支持使其渡过了道道难关,出台的一系列政策,保证了综合科学课程的顺利进行,是我国推进综合科学课程改革尤其应该借鉴的;应当提高人们对综合科学课程价值的认识,加强综合科学课程评价的研究;提高教师对综合科学课程适应性,改革高师课程设置,调整教师的培训策略。
其他文献
材料科学基础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以基础理论和工程实践紧密结合为特征的课程,其理论教学与实验具有很强的互补性。为提高教学效果,对该课程实验进行改
通过对全国近100台蒸汽、热水锅炉的测试和调研,分析了我国锅炉设计、运行现状,并从提高我国锅炉能效的角度提出了相关建议措施。
结合生物质成型燃料特性,指出其对锅炉结构的影响,并重点介绍了一台DZW12—1.25—BMF型锅炉的设计思路。
信息化是当代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已成为各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教育信息化是信息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得到各个国家的普通关注。我国近年来不断加大对教育
知识经济时代,人才作为一种资源越来越受到重视,人力资源会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源会计又彰显出与以往不同的特点。本文从中国特色人力资源会计的理论基
开放式数控系统是一个模块化、可扩充、可重构的软硬件控制系统,它具有扩展性好、运行稳定性高、开发维护方便、能灵活适应不同需求等优点,是二十一世纪数控技术发展的主要趋
在经济全球化和产业信息化发展的趋势下,怎样在日新月异的形势中高效地利用所有的设计信息、理论和经验,以最高的效率完成产品的设计,逐渐成为设计行业的关键问题。针对这一
列车作为陆地上的一种特种车辆,其运行的可靠性一直受到特别的关注,而记录列车运行参数则是列车运行可靠性分析的重中之重。本课题所研究和设计的列车运行状态记录器就是记录列
目的:观察针灸对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Th1/Th2细胞因子的影响及其与临床症状、体征变化的相关性,探讨针灸对Th1/Th2的调控作用以及针灸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作用机理,为针灸
实现对智慧城市大数据中公共服务类的多尺度、非结构化、多源化、海量数据共享与应用是智慧城市建设所面临的巨大挑战.本文以白银市公共服务实体为研究对象,研究并设计了白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