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扶贫问题在我国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虽然改革开放使得国民经济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大多数人的温饱问题得到解决,但是对于交通不便的内陆农村山区、少数民族聚集区、移民库区及高原荒漠等地区,贫困问题仍然存在且比较突出(1)。湖北省恩施市红土乡位于全国连片特困区,是一个少数民族聚集的特困山区城镇,该区域经济结构以农业种植、牲畜养殖为主,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下。恩施市红土乡自推行精准扶贫以来,大力开展扶贫搬迁、移民建镇等措施,在实施精准扶贫的过程中不断实践总结和探索新路径,并由此积累了大量经验。其中金融扶贫在帮助红土乡实现脱贫和发展提供了很大的贡献。金融扶贫主要是通过提供信贷服务等形式来满足贫困人口以及贫困地区的资金性需求。他与财政性扶贫是有区别的,它主要是通过给贫困人群提供资金支持,以此来提升他们的自身发展动力,给他们提供的是一种“造血式”的资金注入,以此来从根本上帮助贫困人口脱贫以及改变地区的贫困面貌(2)。本文以恩施市红土乡农村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总结归纳了以往恩施农村商业银行红土支行在金融扶贫方面的贡献。在分析的过程中通过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定量分析。在2015年5月至2015年8月期间,以恩施市红土乡的农户为调查对象,在红土乡的6个村(天落水村、乌鸦坝村,漆树坪村、稻池村、大岩村和平锦村)分别做了两次小规模的问卷调查。在这两次的问卷调查中,一共发放410份问卷调查报告,收回有效问卷调查报告300份(第一次收回136份;第二次收回164份)。在分析统计问卷的基础上,结合亲自走访全乡六个村掌握了大量详细的第一手资料,能够对恩施农村商业银行红土支行金融扶贫与扶贫初步效应进行深入分析。并在分析的基础上,对恩施农村商业银行红土支行金融扶贫的发展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议。全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个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了本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文献综述以及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文献综述主要介绍国外以及国内学者对金融扶贫的研究,以此提供本文的研究重点。第一章,主要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给出贫困的概念以及贫困的分类;第二部分介绍金融扶贫的特点、特征以及界定金融扶贫的相关理论概念。第二章,对本文主要的研究区域恩施市红土乡以及恩施农村商业银行进行分析,分析主要是从恩施市红土乡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红土支行概况、金融扶贫优势以及红土支行金融扶贫信贷资金的机构和规模等方面入手,对本文研究区域的经济情况进行描述,以便后面进行数据分析。第三章,是本文的主要章节,主要分析恩施市红土乡农村商业银行对红土乡的金融扶贫贡献分析。本章从两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方面主要分析恩施农村商业银行红土支行金融扶贫对农户的直接影响,主要从农户的收入进行分析;第二方面分析金融扶贫给农户带来的间接影响,主要从农户的储蓄行为以及投资行为来进行分析。第四章,在总结前几章的基础上,总结恩施农村商业银行在金融扶贫工作中的不足并针对存在的不足提出认为合理可行的建议,包括提高金融扶贫资助对象的素质、提高红土支行金融扶贫的管理水平、完善金融扶贫信贷产品、构建红土支行金融扶贫的风险防范机制、鼓励做好金融服务工作等方面的建议。本文对恩施市红土乡农村商业银行近几年的金融扶贫工作进行了全面详细地阐述与梳理,更结合相关的扶贫理论以及相关数据等从理论与实证两个方面对其进行研究,较好地对当前恩施农村商业银行红土支行的工作进行总结以及从学术的研究的基础上,为恩施市的金融扶贫工作的经验积累与探索作出有益的贡献。同时,也可以为跟恩施具有类似情况的其他西部少数民族山区的扶贫工作提供借鉴和相关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