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主要根据饲粮不同蛋白质水平对早期断奶仔猪生产性能、腹泻率及粪便微生物、饲料养分表观利用率、部分血液生化指标及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影响来确定早期断奶仔猪适宜的蛋白质需要量。采用单因素随机试验设计,选用28(±3)日龄、起始体重一致(p>0.05)的二元杂种仔猪(L×Y)90头,随机分为5个处理A、B、C、D、E,每个处理三个重复,每个重复六头仔猪,依次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16.5%、17.6%、18.7%、19.8%、20.9%的等能(3300Kcal/kg)等氨基酸模式(Dlys﹕D-SAA﹕DThr﹕DTrp=100﹕57﹕64﹕18)的日粮,进行为期28天的饲养试验,考察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料肉比、平均腹泻率。饲养试验结束,每个重复选一头仔猪前腔静脉采血用于血清生化指标(TP、ALB、GLO、Tc、CPT、AST)及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数量的测定。采血后,每个重复选一头健康仔猪作消化试验,测定干物质、粗蛋白及能量的表观利用率。试验结果表明,在16.5%~18.7%的CP水平范围内,随着CP水平的增加,仔猪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线性增加,料肉比线性降低;在18.7%~20.9%的CP水平范围内,随着CP水平的进一步升高,仔猪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线性降低,料肉比线性增加,生产性能的各项指标与蛋白质水平与强相关性,呈二次曲线变化,因此以生产性能作为评价指标早期断奶仔猪最适宜的CP水平为18.7%。仔猪腹泻率也随蛋白质水平的逐渐升高呈现明显的二次曲线变化,CP水平16.5%~18.7%的范围内,前2周、后2周及全期都表现出随着蛋白质水平的升高而下降的线性趋势;CP水平在18.7%~20.9%的范围内,腹泻率在前2周、后2周及全期随着蛋白质水平的进一步升高而线性升高。CP水平为18.7%时腹泻率最低,CP水平为20.9%的腹泻率最高,极显著高于其它4组(p<0.01)。仔猪粪便中的大肠杆菌的数量随着日粮中CP水平的逐渐增加而增加的线性趋势,CP水平为20.9%时达最大,且与其它各组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仔猪对饲料中干物质、能量及粗蛋白的表观利用率在CP水平为16.5%~18.7%%的范围内,随着饲料中蛋白质水平的逐渐增加表现出逐渐增加的线性趋势;在CP水平18.7%~20.9%的范围内,仔猪对饲料养分的表观利用率呈现随蛋白质水平增加而降低的线性趋势。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含量以及白蛋白/球蛋白先增加后降低,CP19.8%组含量最高,但未与CP18.7%达显著差异;血清尿素氮先增加后降低,CP19.8%组最高,但各组差异不显著(P>0.5)。仔猪血清中CP18.7%组胆固醇的含量最低,但是各组差异均不显著(p>0.05)CPT与AST的含量均以CP19.8%组最高,CP16.5%组最低,但各组之间均未达到显著差异(p>0.05),日粮蛋白水平对仔猪血清IgG、IgM、IgA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