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治理对技术创新影响研究——基于我国民营上市公司的实证分析

来源 :上海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idie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技术创新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制胜法宝,也是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动力源泉。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必须依托技术创新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民营企业日益成为推动技术创新的主力军,要想在本次战略变革中充分发挥引领作用,民营企业应对技术创新有更高的要求和更深的理解。本文以沪深两市2014-2018年间963家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将公司治理和技术创新关联情况进行了实证研究,并结合企业规模差异做了进一步探讨,为民营企业优化公司治理,提升技术创新水平提供可行的调整建议。
  从本质上看,技术创新投资是企业关于稀缺资源合理配置问题的战略决策过程,这一过程必然受制于企业内部各种权力制衡和利益分配机制。而公司治理的本质就是一套约束机制,规范着各参与方之间的契约关系,并基于产权制度、激励机制等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升公司技术创新决策能力。因此,技术创新行为是在既定的公司治理制度框架下完成的,公司治理对技术创新具有根本性的影响。当前正值我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的关键时期,应当关注公司治理各项因素对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构建与其自身特征相匹配的公司治理机制,适应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特殊需要。
  本文在借鉴国内外学术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对公司治理、技术创新、民营企业的概念予以界定,对相关基本理论的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其次对民营上市企业公司治理及研发投入现状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民营企业规模不断壮大,经营业绩和吸纳就业的能力不断提高,存在行业(产业)间分布不均、空间地域发展不均衡的问题;公司治理逐渐优化,仍存在董事会、监事会治理不完善,高管激励效果有待提升的问题;研发产出和研发投入稳步提高,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大的问题。再次基于民营企业特点,将公司治理各个层面对研发投入的影响机理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民营上市企业股权集中度对研发投入具有负向影响,股权制衡、机构投资者持股、董事会独立性、两职合一和股权激励对研发投入具有正向影响,董事会规模与研发投入呈“倒U型”关系,高管年薪与研发投入不存在显著相关性等原假设。
  实证部分选取了沪深两市2014-2018年间963家民营上市公司作为样本,构建公司治理对技术创新影响的理论模型,为保证实证结果合理准确,根据公司总资产规模划分了对比组。运用Eviews8.0对全样本、分组样本分别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并选取相关变量的滞后项(上一年数据)对各样本组进行了回归分析检验,以此控制潜在的内生性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股权结构方面,民营上市企业降低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有利于技术创新,大中型民营上市企业股权集中度与研发强度呈“正U型”关系,样本拐点分别为49.821%、47.182%;董事会特征方面,大中型民营上市企业提高董事会独立性、实行董事长与总经理两职合一有利于技术创新,董事会规模与研发强度呈“正U型”关系,当董事会成员为8或9人时,企业研发强度最低,位于9-17人区间时增加董事会成员会对研发强度起到促进作用;高管激励方面,股权激励和薪酬激励都对技术创新产生积极影响,且薪酬激励的效果好于股权激励;其他方面,民营上市企业降低资产负债率可有效推动技术创新。
  最后,根据实证结论,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提出构建更加完善的股权结构,适度调整股权分配,注重机构投资者质量;合理调整董事会结构,规范董事会制度设计,促进职能有效发挥;建立更加有效的高管激励制度,优化激励结构,提高长期激励比重;合理控制资产负债比例,权衡利弊,维护债权人利益等优化建议,为经济新常态背景下我国民营上市企业优化公司治理,提升技术创新水平提供一些参考。
其他文献
民营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发展的过程中民营企业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而公司债券的发行是民营企业融资的重要手段。通过公司债券,企业可以获得进一步发展的资金,公司债券还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民营企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发展的过程中很多民营企业却存在资金不足的问题,公司债券的发行便是民营企业解决资金不足问题的重要方式。同时公司债
学位
自上世纪90年代末我国兴起第一批并购潮至今,合并商誉占我国A股上市公司总资产的比重日益提高,且在并购后续年度通过一次性计提巨额商誉减值的爆雷企业也日益增多,因此,防范并购商誉泡沫及其巨额减值带来的金融风险已成为监管层及各界学者关注的问题。目前国内外已有的对商誉确认及其减值计提的研究大多局限于商誉减值造成的经济后果上,鲜有文献从商誉及其减值的影响因素,特别是抑制商誉过度确认及不合理计提商誉减值的手段
学位
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顺应全球化趋势,积极与各国展开合作,无论是在吸引外资还是对外投资方面,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全球价值分工与合作的大趋势下,我国制造业也取得了快速的发展。2010年我国超越美国成为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虽然我国已是制造业第一大国,大而不强的问题仍然突出,多年来制造业以高投入、高消耗为基础的高增长不可持续。《中国制造2025》指出,“要促进制造业的结构优化。坚持把结构调整作为建设
我国资产管理业务最早起源于信托产品,后来随着各类金融机构为争夺市场份额,商业银行、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信托投资公司、期货公司等金融机构、资产管理机构和投资咨询非金融机构纷纷加入资管业务市场,积极推出各类集合资管产品,通过不断金融创新,资管业务规模高速发展,资管业务范围也逐步扩大。业务高速发展的同时,也滋生诸多金融乱象和问题,蕴藏潜在金融系统风险,监管机构相应出台一系列规范和指导文件,旨在规范资
私募股权投资作为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的组成部分,在我国资本市场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也逐步成为有效解决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题的方法之一,其除了能够缓解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外,私募股权投资对被投资企业到底起到怎样的影响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  本文的研究,解决了单一市场研究所带来的因板块差异造成研究结论的片面性问题,完善了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对上市公司经营绩效影响的研究理论,丰富了与之相
学位
近年来伴随着中国互联网高速发展,共享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也在互联网的环境下得到了快速发展。共享经济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促进了人们消费和生活方式的转变,给整个人类社会活动都带了深远的影响。其中共享单车作为共享经济中比较突出的一种新型互联网共享经济的产物直接改变了国民生活中衣食住行中的交通出行方式。中国共享单车不仅改变着中国也影响着世界。高速发展的共享单车不仅带来了积极的影响,但
学位
历经多年的发展后,城市商业银行已成为继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后的第三梯队,是我国多层次银行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支持小微企业和地方经济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且对我国金融系统的安全性影响越来越大。然而,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城商行的资产质量出现了明显下滑,不良贷款率自2011年的0.8%不断攀升至2018年末的1.79%,且2018年末的最新数据显示城商行的不良贷款率明显高于大型商业银行
学位
股价同步性,即股价的“同涨同跌”现象,是衡量一国证券市场效率及其筛选机制有效性的重要指标,也是新兴国家市场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探寻影响我国股票市场股价同步性的因素,发现那些有利于公司特质信息更好地融入股价的机制,有助于加强我国证券市场的价格发现和资源配置功能,促进我国证券市场向健康成熟的方向发展。  QFII即合格的境外机构投资者的简称,是新兴国家的证券市场从封闭走向开放、有限度引进外资的一
学位
R&D活动是技术创新的源泉,是促进技术进步最直接的因素。经济的发展,离不开技术的进步与革新。2018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19677.9亿元,比上年增加2071.8亿元,增长11.8%。我国的总体R&D投入强度与创新能力,已经获得了极大的进步。影响企业投资的因素有很多,如市场环境、经济政策等,而鉴于R&D投资对资金的严重依赖性,融资因素可以被认为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负债融资
学位
P2P网络借贷,属于互联网金融创新产品的一种。自2007年进入中国至今,发展迅猛。然而在2018年,国内P2P行业出现系统性风险,上千家平台出现经营问题。相比起此前的行业波动,此次危机最大的不同便是自2016年开始实施,并不断完善的网贷平台监管措施。  有观点认为,监管力度的加强是本次行业危机的主要原因。而本文正是从监管角度出发,以回归实证的方式,来印证其对于网贷平台经营的影响。从推动互联网金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