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2>和O<,2>浓度对土壤腐殖质形成与转化的影响

来源 :吉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iuscao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文采用室内模拟试验方法着重讨论了风沙土在特定培养条件下,胡敏酸(HA)、富里酸(FA)数量和△logK的变化及其与培养条件(CO<,2>和O<,2>)之间的关系.为阐明土壤腐殖物质的形成和转化机制和土壤有机培肥以及调控土壤肥力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土壤有机质化学和腐殖物质化学研究提供新的资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加入玉米秸杆后,SMBC含量增加,以后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下降;不同培养条件对SMBC的影响不同.(2)加入玉米秸杆后,土壤有机碳及其中的水溶性碳(WSOC)含量增加,以后随培养时间延长而下降,但到培养结束(240天)时土壤有机碳量仍高于对照.(3)玉米秸杆分解期间,HE、FA、Hu随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减少,HA表现为先增加后下降,转折点为15天,培养结束时(240天)HE、HA、FA和Hu的数量仍高于相应的对照.(4)加入玉米秸杆后,各处理PQ均急剧下降,并为整个培养期间的最低点说明FA的形成速度较快.(5)加入玉米秸杆后,无论是HA还是FA,各处理的△logK均提高,RF都下降,说明其结构变得简单了,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各处理的△logK都逐渐下降,而RF则逐渐升高,表明它们的氧化程度和芳构化程度逐渐增加,它们的分子结构向逐渐复杂化的方向发展.
其他文献
Bim, a proapoptotic member of Bcl-2 famil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cell apoptosis. It is generally thought that Bim translocates to mitochondria in response
本文采用不同磁场强度和磁处理时间处理棕壤和纯菌株后,进行室内恒温恒湿培养,研究了磁场对棕壤固氮菌与根瘤菌数量的影响,并且通过室外的回接实验进一步验证磁处理对根瘤菌和固
土壤微生物量碳、氮(BC,BN)和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氮(Soluble organic carbon or nitrogen, SOC, SON )是土壤有机质中最为活跃的组分,属土壤中活性有机碳、氮。其中土壤微生
目的:从基因水平确定泰山虫草的无性型。方法:以rDNA ITS区为分子指标,采用PCR扩增、测序及与其它已知虫草ITS区的序列对比的方法。结果:经GenBank的Blast搜索,该序列与细脚
以从四川和重庆的紫色土中分离获得的38株硅酸盐细菌为研究材料,采用RAPD、BOX-PCR、16S rRNA PCR-RFLP、代表菌株16S rRNA序列分析等方法研究其遗传多样性,确定了其系统发育及
本文根据西臧土壤普查汇总的16个土类168个剖面676层土样的分析资料,研究西藏土壤有机质和氮、磷、钾的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如下: 1.西藏高山土壤(占总面积的82.6%)有机质积
针对目前耕地面积的逐渐减少以及粮食需求量不断加大,小麦栽培管理中存在的管理不规范、技术不全面、不计生产成本等问题,在冬小麦生产中大面积应用中急切需要组建合理优化的
为了进一步完善水稻高蛋白高产高必需氨基酸栽培技术,本研究采用田间裂区试验探讨了习惯栽培法、高蛋白高产栽培综合技术体系(即综合栽培)、综合栽培改良Ⅰ(生物有机肥替代10%
期刊
土地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不可再生资源,是人类一切生产和活动的基本载体。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土地资源的合理和有效利用变得越来越重要。但我国大部分土地管理部门仍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