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所谓“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冲突时有发生,表现之一就在于冲突话语的使用。作为生活中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冲突话语是指交际的双方或多方之间因意见不合而导致的话语对立或争执状态。其中的分支一亲子冲突话语则特指发生在亲子之间的冲突话语。对冲突话语的关注最早可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冲突话语的论述层面不断被拓宽和深化,国内外很多前辈和学者们都已经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其分析角度有会话分析、交际民俗志学、跨文化交际和互动社会语言学等。然而,通过研读已有的文献资料,本文作者发现这些研究大多集中在冲突话语的模式、成因及过程的分析。选取某一特定理论来针对某一特定类型的冲突话语进行分析则较为少见。鉴于此种情况,本文拟选用比利时语用学学会会长维尔索伦的顺应性理论来构建理论框架,以美国情景喜剧《摩登家庭》五季中的亲子冲突话语作为语料,结合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的方法探析亲子冲突话语的语境顺应性。在该理论框架下,冲突话语被定义为“交际双方忽视了对语境诸因素顺应的一种动态语言选择的后果”。经具体分析,本文得出以下结论:顺应论所具有的强大解释力使其可以也应运用于言语会话的解析。由于青少年时期是儿童到成年的过渡阶段,亲子冲突话语在此期间频发。在《摩登家庭》里,指控、否认及退让分别是亲子冲突话语起始阶段、激化阶段和终止阶段中使用最为频繁的方式之一。究其原因,则要归咎于亲子未能顺应彼此的物质世界(时间、空间及非语言因素)、社交世界(文化、国籍和地位)和心理世界(认知和情感)。据此,本文提出了消解亲子冲突的相关策略:制定共同遵守的准则如禁用辱骂语、和平协商而非争论等、暂时性分开以及终身学习等。总之,本文通过对在顺应性理论支撑下的亲子冲突话语的具体分析,不仅扩大了该理论的运用范围,也能帮助人们有效地缓解或终止冲突话语,促进亲子关系的融洽以及和谐社会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