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系统下概念隐喻的人际功能研究——以奥巴马2008年总统竞选演说词为例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pan197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Lakoff和Johnson(1980)等提出隐喻不仅普遍存在我们语言中,而且存在于我们赖以生存的思维和行为中。美国历届总统演讲大量使用概念隐喻,因为它作为认知手段能够有效地传递演讲者的思想和观点。概念隐喻在政治演讲中的主要人际功能是将抽象的情感和态度具体化,说服受众接受其观点,从而产生“共振效应”。马丁等(2008)评价系统理论(Appraisal System Theory)是人际意义的重要分析途径,主要研究说话者与听话者之间的关系、人际意义的传递以及说话者对听话者的影响程度。目前对概念隐喻的人际功能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系统功能语法上,而运用评价系统视角对概念隐喻的人际功能的研究相对较少。   本论文运用评价系统理论研究奥巴马2008年总统竞选演说中概念隐喻所体现的人际功能。本研究首先从20篇演说中抽取隐喻表达871条,再分类归纳出10类主要概念隐喻,然后将马丁等(2008)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评价系统作为理论支撑,分别从该理论的核心部分态度资源(Attitude Resource)和级差(Graduation Resource)资源两方面来分析概念隐喻所体现的人际功能,借以剖析奥巴马如何采用概念隐喻传达自己的政治态度、如何与受众互动,从而赢得他们的支持。   本研究结论如下:1)概念隐喻在奥巴马和受众人际互动中的确发挥着引导、影响受众观点的作用,这主要在于隐喻能让人类把对源域的经验和观点转移到目标域上,使演讲者的态度具体化;另外隐喻的偏向性有助于突出重点,与受众达成共识;2)奥巴马使用三个正面的态度资源宣传自己政治观点,说服和鼓动受众,增强演讲者与受众的互动,其中情感资源使表达具体、形象,便于理解、促进与受众的交流;评价资源使表达委婉、间接,赢得受众的认可,激起回应,从而得到更多的拥护;鉴赏资源强调共有的价值观,过滤掉负面影响;3)奥巴马运用正面级差资源增强自己积极态度的力度,负面的资源贬低竞争者的能力,进一步巩固了与受众的共识。   本研究运用评价系统理论分析概念隐喻的人际功能,一方面拓展了该理论体系的应用范围,另一方面为探索概念隐喻的深层内涵拓宽了研究视角。再者,本研究有助于了解奥巴马的政治态度观点和公众演讲技巧,同时也为将来美国文化和英语教学提供了参考资料。
其他文献
话语标记的研究起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后很多学者都对话语标记进行过大量研究,但是话语标记语在定义,分类及功能的界定上却没有形成统一的论述。因此,对这篇电视访谈录里的
学位
低调陈述作为一种常用的言语策略,广泛存在于日常言语交际和文学作品之中。它用一种委婉的、有节制的表达方式来代替较为直接或唐突的言语,以取得缓和语气,避免刺激,产生幽默
克里斯蒂娜嘶特德是二十世纪澳大利亚最杰出的女作家之一,其代表作《热爱孩子的男人》更是堪称现代主义小说中的经典之作。长期以来,批评界倾向于从女性主义角度来考察这部作
本文旨在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探讨汉英同声传译的冗余现象。作者对认知语言学作了基本介绍,并阐释了英汉认知差异对语言结构的影响。通过分析英汉的冗余现象,作者着重研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