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知语言学角度看汉英同声传译中的冗余问题

来源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ywei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旨在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来探讨汉英同声传译的冗余现象。作者对认知语言学作了基本介绍,并阐释了英汉认知差异对语言结构的影响。通过分析英汉的冗余现象,作者着重研究了汉英同传中冗余产生的主要原因、表现及译员可能采取的策略,并通过资料分析来进行进一步的证明。   本文由以下五章构成:   第一章为本文的研究背景。本章主要介绍冗余、同传等基本概念和冗余的分类及作用,同时介绍了国内外对冗余现象所做的研究成果。   第二章提供了本次研究的理论基础。在认知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下,本章通过对比英汉认知模式差异,进而探讨其对中英语言的影响。   第三章分别介绍了英汉中的冗余,着重解释了造成汉英同声传译冗余的主要原因以及冗余现象在词汇、句法和篇章层次的表现。本章同时探讨了减少汉英同传冗余的应对策略及技巧。   第四章对本校英语专业二年级研究生的同传实战课的表现进行实例分析。   第五章为本文的结论部分,对以上各章的要点进行了总结,进而提出了本次研究的局限性和教学启示。
其他文献
杰克·伦敦是美国杰出的自然主义作家。他一生作品颇多,最著名的有《马丁·伊登》、《野性的呼唤》、《热爱生命》等。许多学者主要从社会历史批评和自传体分析对《马丁·伊登
话语标记的研究起源于上世纪七十年代,之后很多学者都对话语标记进行过大量研究,但是话语标记语在定义,分类及功能的界定上却没有形成统一的论述。因此,对这篇电视访谈录里的
学位
低调陈述作为一种常用的言语策略,广泛存在于日常言语交际和文学作品之中。它用一种委婉的、有节制的表达方式来代替较为直接或唐突的言语,以取得缓和语气,避免刺激,产生幽默
克里斯蒂娜嘶特德是二十世纪澳大利亚最杰出的女作家之一,其代表作《热爱孩子的男人》更是堪称现代主义小说中的经典之作。长期以来,批评界倾向于从女性主义角度来考察这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