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弗兰纳里·奥康纳(1925-1964)一生创作了2部长篇和31部短篇小说。所有这些作品都因其表现出来的“怪诞”特点而闻名于世。在这“怪诞”是指扭曲的人物形象和频发的暴力。正是由于奥康纳作品中人物形象的极度扭曲甚至变形,而且经受暴力的摧残,以至于奥康纳已经成为了一些文学评论家的众矢之的。然而,仔细研究奥康纳的作品和她的怪诞的创作手法,人们不难得出结论:奥康纳正是利用上述被评论家极力批评的怪诞元素实现了她的创作目的—教育和启发人们,首先是作品中人物,然后升华到读者。那么,那些“怪诞”元素是如何在作者的笔下对读者的内心世界造成巨大的冲击,使他们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审视人类自我,达到认识的升华呢?这是本论文作者所关注的问题,也是本项研究力图较全面、系统地回答的一个问题。本论文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通过对于“怪诞”的解析阐述了本论文的核心命题,即怪诞是作家采用的叙事手法,它通过夸张和震撼的方法达到教育和启迪的目的。第二部分通过分析奥康纳作品中人物形象说明畸形揭示了人类自身的缺陷。当然,这里的畸形不仅仅是外在的表象,更是心灵上的弊端。第三部分通过分析奥康纳的一些代表作和引用评论家及作家本人有关暴力的评论来证明暴力对重生的催化作用。论文的第四部分对奥康纳的两个笔者认为最主要的怪诞手法,即幽默和引喻触发的超自然场景,进行了充分的探讨,使读者认识到耐人寻味的幽默不仅产生于畸形的人物和突发的事故本身,更在于突发事件与预期的故事情节瞬间的冲突对读者造成的巨大冲击。而超自然场景和引喻的使用则暗示着上帝和神秘力量的存在。所有这些无疑都具有教育意义。在以上的分析的基础上,第五部分做出了结论,指出怪诞手法的每一个因素在奥康纳的笔下都有着启发思考、教育世人的作用,而不仅仅是刻意渲染恐怖或堆砌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