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李泽厚美学思想发展过程中的几个核心概念--形式美、实践、积淀、主体性、人的自然化、情本体等着手,注意分析这些概念、范畴在李泽厚思想体系中的内涵与外延的变化。通过按时间顺序,摘章琢句的对这些概念、范畴的分析,梳理了李泽厚美学思想的内在发展变化。李泽厚的美学,从外在表现来说大体可以分为实践认识论、实践本体论、实践存在论,或者说从重视历史、群体,到重视个体,再到重视生命本体,但这些都是因为他自身对美学的思考发生了转变。这种转变就体现在,早期注重唯物史观,但早期由于对唯物史观的理解存在偏颇,而且它不能细致的解决美的来源等问题。二十世纪西方心理学对李泽厚的影响相当深,可以说心理学正是李泽厚美学发展的核心要素。在中期,他极力的运用心理学理论发展改造自身以前关于唯物史观的理解,并创造出一系列的核心概念--文化心理、积淀等。在吸收原始儒家的基础上,李泽厚发展并创建情本体这一概念,并被其发展为第一哲学。这样的梳理,勾画出了李泽厚美学思想内在理路的转变及发展。既充分肯定了李泽厚所构建的庞大哲学美学思想体系,也可以看出他的思想体系的不足方面。从李泽厚思想自身来剖析其整体美学发展历程,这可以算是本文的创新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