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泽厚美学思想发展的内在路径

来源 :湖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ejie27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从李泽厚美学思想发展过程中的几个核心概念--形式美、实践、积淀、主体性、人的自然化、情本体等着手,注意分析这些概念、范畴在李泽厚思想体系中的内涵与外延的变化。通过按时间顺序,摘章琢句的对这些概念、范畴的分析,梳理了李泽厚美学思想的内在发展变化。李泽厚的美学,从外在表现来说大体可以分为实践认识论、实践本体论、实践存在论,或者说从重视历史、群体,到重视个体,再到重视生命本体,但这些都是因为他自身对美学的思考发生了转变。这种转变就体现在,早期注重唯物史观,但早期由于对唯物史观的理解存在偏颇,而且它不能细致的解决美的来源等问题。二十世纪西方心理学对李泽厚的影响相当深,可以说心理学正是李泽厚美学发展的核心要素。在中期,他极力的运用心理学理论发展改造自身以前关于唯物史观的理解,并创造出一系列的核心概念--文化心理、积淀等。在吸收原始儒家的基础上,李泽厚发展并创建情本体这一概念,并被其发展为第一哲学。这样的梳理,勾画出了李泽厚美学思想内在理路的转变及发展。既充分肯定了李泽厚所构建的庞大哲学美学思想体系,也可以看出他的思想体系的不足方面。从李泽厚思想自身来剖析其整体美学发展历程,这可以算是本文的创新所在。
其他文献
受益于近海环境中持续的强风,海上风力发电机组(OWT)为满足不断增长的能源需求和减少碳排放提供了可能的解决方案。然而,腐蚀是导致OWT部件失效的一个重要原因,且机组后期维
张炜是中国当代文坛一位极具影响力的作家,他的作品数量众多,内涵深刻,他不断刷新自己的艺术风貌,但不变的是他一直用手中的笔书写着他温柔的民间情怀和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精神。
本文在对仪式概念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运用文学人类学中的神话仪式的研究视角,对仪式与各方面的关系进行诸种角度的研究比较,并试图通过对比分析两种古老的仪式——弑老仪式和
文章通过分析肉源的前端,即屠宰分割程序中造成肉污染的因素,提出工厂应从肉品的源头上有效控制细菌数量,对肉品本身进行清洗消毒处理,方能彻底解决冷鲜肉加工成本高、风险高
词缀问题对于汉语研究来说比较特殊,因为汉语是孤立语,很少有包括词缀在内的形态变化,对研究造成了一些难度。但词缀参与构词的现象却随着汉语复音化发展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引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