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对锡青铜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35999077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研究了铸态锡青铜及不同热处理态锡青铜以45#钢为摩擦副在不同时间、不同载荷下的摩擦磨损性能,采用扫描电镜对磨损表面的形貌进行观察及成分分析以及投射光显微镜对剖面进行了观察和分析,探讨了锡青铜合金的摩擦磨损机理。   实验结果表明:铸态和热处理态锡青铜合金磨失重率,从整体来看铸态和热处理锡青铜试样在相同时间,随着载荷增加磨损的失重率也增加;相同载荷,随着时间的延长,磨损失重率也增加;锡青铜试样在相同时间内,随着磨损载荷的增加硬度的总体趋势下降,但铸态时当载荷在500N时硬度有所升高。经过热处理,锡青铜试样的硬度略有提高,当载荷达到750N时硬度最大。磨损时间和磨损载荷对磨面的形貌有着重大的影响。   在短时间和低载荷下(载荷不超过500N)磨面主要以划痕为主,磨损机制主要为磨粒磨损;随着时间和载荷的增大,磨损机制也发生了变化,磨损表面出现了褶皱和撕裂带,粘着磨损加强(铸态锡青铜载荷为750N时);随着磨损时间、载荷的经一步加大,磨损产热,磨面温度上升,氧化磨损加强(载荷1000N时),最后由于磨损进一步加强,磨损机制转变为塑性挤出及热软化磨损。   经热处理后的锡青铜磨损量略有减少,硬度稍有提高,实验表明经热处理后的锡青铜可承受更高载荷的磨损。铸态锡青铜在超过500N的载荷后表现出粘着磨损现象,经热处理后的锡青铜在750N载荷后才表现出粘着磨损现象,由此表明经热处理后的锡青铜可表现出更好的摩擦磨损性能。
其他文献
目的:制备一种可用于基因递送的非病毒载体--壳聚糖载基因纳米颗粒,并对其理化性质和体外转染活性进行了研究,评价其应用于基因递送的非病毒载体系统的可行性。 方法:通过聚合
从当前社会现状来看,德育已经渗入到生活中,它的存在就是督促人们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从而推动整个社会健康发展.但目前,初中德育效果并没有达到一个理想状态,同学们的知
教材是学生知识获取的主要来源,教师根据教学大纲与教材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传授给学生科学知识与技能.本文以统编本小学语文一年级新教材为例,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本文以110tLF精炼钢包为原型,基于相似原理建立了1∶5的钢包底吹氩的物理模拟系统,考察了吹氩量对流动特性、混合和传质的影响规律,研究分析了渣的厚度、黏度以及熔池深度对钢包
民宿作为城市酒店和农家乐的有机结合体,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有着重要意义.婺源乡村作为江西乡村的典型代表,当地民宿行业已经发展的较为成熟,因此
Mg-Ni基非晶合金具有较好的吸放氢动力学性能和较高的储氢容量等优异特点,是一种极具应用价值的Ni/MH电池负极材料。本文在详细综述国内外Mg-Ni非晶储氢合金研究成果的基础上,
随着社交网络的发展,微博已经成为目前最受关注的社会化媒体之一,微博意见领袖对消费者的影响越来越重要.本文结合意见领袖、消费者信任以及购买意愿等理论,通过实证研究,最
从教学实际来看,写作一直是高中生英语学习的“老大难”,所以本文中我就以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为探究点,深入分析当前高中生英语写作方面存在的典型性问题,着重从教和学两个方面
随着国内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深化,我国初中数学教学水平也得到了明显提高.与传统的初中数学教学模式相比,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初中数学侧重于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本文简要讨论
随着文化交融格局的发展,人们在生活中对多元文创产品的关注和应用程度逐渐增加,由此推动了文创产品与地域文化的融合,文化创意品牌与广大用户的融合,而由此产生的文创产品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