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导电钝化接触的新型晶体硅太阳电池研究

来源 :河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yunh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钝化接触(Passivating Contacts)技术由于可以实现晶体硅太阳电池整面钝化和无需扩散p-n结的载流子选择性传输,成为继钝化发射极背表面接触(PERC)电池之后下一代高效光伏电池的重要候选技术。但是,钝化接触技术包含了超薄介电钝化和硼磷掺杂硅基薄膜两个材料体系,并且需要高温或高真空重型装备来实现材料制备,导致高能量转换效率的光伏电池总是以技术复杂性为代价,限制了成本下降空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本论文探索了一种“导电的钝化材料”体系,实现了仅用一种材料同时完成界面缺陷钝化和载流子选择性传输两种物理效果,提出了“导电钝化接触(Conductive Passivating Contacts,下简称CPC)”的概念。CPC使得晶体硅太阳电池核心技术所依赖的两大材料体系(载流子选择接触和界面钝化)合二为一,制备工艺大为简化。在这一思想下,本论文进行了以下两个方面的研究:首先,本论文采用准零维的导电聚噻吩纳米颗粒(PEDOT)与有机钝化材料全氟磺酸(Nafion)结合,获得了PEDOT:Nafion CPC材料。本论文系统研究了CPC薄膜材料的制备工艺、接触角、微观结构和形貌、功函数和能带结构以及其导电钝化特性。通过测试薄膜的少子寿命和电导率,绘制了导电-钝化相图,发现了导电-钝化共存相,解决了“导电材料不钝化,钝化材料不导电”的科学矛盾。以工业化的多晶硅片为衬底,开发了基于CPC的新型晶体硅太阳电池,系统研究了器件开路电压、短路电流、填充因子、转换效率、串联电阻、接触电阻、量子效率、内建电场等光伏特性,讨论了器件性能稳定性问题,实现了工业化水平的18.8%的电池效率。这一结果与工业数据相当,但背接触工艺不再涉及高温和高真空钝化技术,为简化晶硅太阳电池制程、降低成本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思路。其次,本论文引入电学性能更为优良的一维碳纳米管(CNT),制备了CNT:Nafion CPC薄膜。研究了CNT:Nafion薄膜的制备工艺、微结构和导电钝化接触特性。研究表明,CNT:Nafion具有5.1 e V的高功函数,可以在室温下与n型晶体硅形成类似p-n结的新型“碳/硅”异质结,同时有机薄膜Nafion可以钝化界面缺陷,即用CNT:Nafion一层材料同时实现了结技术和界面钝化两种功能。基于n型背结设计,制备了含有一维CNT的CPC基新型晶体硅太阳电池,研究了器件光伏特性及其界面形貌调控机制,初步获得了21.4%的电池效率。这一工作确立了“有机钝化+低维”构建的CPC基新型太阳电池的科学思路和技术路线。从“碳/硅”异质结太阳电池发展角度看,该项研究突破了碳纳米管/硅太阳电池长期以来采用的小窗口器件结构的限制,实现了工业化的器件尺寸和能量转换效率,使得碳纳米管从实验室走向产业化变得可能。
其他文献
目的:本研究通过对滋阴益气活血方与基础治疗的对比研究,探讨滋阴益气活血方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早期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选取在保定市第一中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及住院病房中符合纳入标准的气阴两虚兼血瘀型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配到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用基础治疗加中药治疗,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本实验研究时长为8周,每4周为一个疗程,共计两个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
目的:通过与酒石酸美托洛尔对比,观察参芪平心汤治疗气阴两虚型室性早搏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选取2019年9月到2020年9月保定市第一中医院心血管门诊及病房就诊的气阴两虚型室性早搏患者,将符合诊断及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治疗组予参芪平心汤,对照组予酒石酸美托洛尔,病程为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室性早搏次数,中医证候积分及不良反应,并应于SPSS23.
目的:1.调查乳腺癌患者和配偶自我表露、亲密关系和癌症复发恐惧的现状;2.分析乳腺癌患者和配偶癌症复发恐惧的影响因素;3.以“主客体互倚模型”为基础,构建乳腺癌患者和配偶自我表露、亲密关系与癌症复发恐惧的二元交互作用模型。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便利选取2020年5月至11月保定市某两所三级甲等医院乳腺外科、肿瘤内科就诊的220对乳腺癌患者及配偶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痛苦表露指数量表
水稻条纹叶枯病是我国田间水稻重要病害之一。在自然情况下,主要由昆虫介体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传播,水稻条纹病毒(rice stripe virus,RSV)在灰飞虱体内以持久循回方式复制,不仅可以通过取食水平传播给水稻作物,也可以经卵传至下一代。在此过程中,RSV克服灰飞虱体内免疫响应,是完成其自身的复制和传播的关键。在昆虫中,天然免疫系统在抗病毒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研究方法,探究麻黄附子细辛汤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的显效成分和作用机制。方法:(1)通过TCMSP数据库及查阅文献搜集整理麻黄附子细辛汤化学成分及相关潜在靶点信息,对未搜集到靶点的成分应用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补充,综合得到麻黄附子细辛汤化学成分及潜在靶点数据集;(2)于Gene Cards数据库筛选得到病态窦房结综合征相关靶点,整理得到病态窦房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是世界第四大粮食作物,在我国的种植面积和产量逐年增加。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Mont.)de Bary]所引起的晚疫病不仅是马铃薯生产中的首要病害,还是世界上第一大作物病害。使用抗病育种和化学农药防治马铃薯晚疫病是目前最主要的措施,但近年来由于致病疫霉A2交配型的出现频率逐渐增加,病菌的有性生殖几率上升,另外由于化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其产量和纤维品质都受到黄萎病的严重影响。提高棉花抵御黄萎病能力对于实现高产优质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前期本课题组已经克隆应答黄萎病菌胁迫的转录因子GbWRKY1,在此基础上对其介导棉花抵御黄萎病胁迫的功能和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分别从抗病品种海岛棉Pima90-53和感病品种陆地棉中棉所8号(CRI8)的基因组DNA中克隆了GbWRKY1和GhWRKY1基因
蛋白质和多糖是机体组成及生物功能的主要承担者。血清白蛋白(HSA)是血浆中含量最丰富的蛋白质,在运输药物和保持血液渗透压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HSA的浓度水平与机体健康情况密切相关,如血液和尿液中HSA的含量是心血管和肾脏疾病的重要参考指标和临床前诊断的重要参数。肝素(Hep)是体内电荷密度最高的黏多糖,在血液抗凝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临床上预防手术过程凝血和治疗血栓性疾病应用最广泛的药物。然而,H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钛酸锂(Li4Ti5O12)拥有长循环寿命和高安全稳定性等诸多优点,但其较低的电导率导致了材料本身在较高充放电倍率下低下的电化学性能,这严重制约了其在储能领域的应用。通过优化的球磨辅助固相法制备高纯度Li4Ti5O12纳米材料,系统研究了煅烧温度、球磨时间等变量对Li4Ti5O12材料输运特性及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以得出最优的制备条件。并进一步通过对Li4Ti5O12材料进行钇离子与
微小流量计量在多种场合中有着广泛应用,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兴起,甲醇燃料汽车市场占有比率逐年提高,而甲醇燃料是由汽油、甲醇按照一定比例经过严格调配制成,如果无法精准控制甲醇在汽油燃料中的比例,使用该燃料会导致汽车发动机非常规排放未燃甲醇和其他对人类身体有害物质,而控制甲醇比例需要实现甲醇微小流量测量,目前测量甲醇微小流量的流量计普遍存在精准度低,线性误差大、下限不够低等问题。因此,本文针对微小流量测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