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宫颈癌为女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中国宫颈癌每年新发病率在13万左右,其发病年龄有年轻化趋势。其主要的病因为高危性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但并非每位HPV感染患者均发生宫颈癌,这主要是因为遗传易感性是宫颈癌发生的关键因素。基因异常表达的机制现在还处于探索阶段,也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同时也是宫颈癌靶向治疗的新方向。P21为CIP家族的一员,其与肿瘤的分化、增生与转移关系密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m RNA结合蛋白(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II m RNA binding protein 3,IMP3)属于一种肿瘤胚胎蛋白,其可与目的信使RNA相结合,从而调控RNA的转录。本研究通过检测P21、IMP3在宫颈癌及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ithelial neoplasia,CIN)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的意义及其与HPV感染的相关性,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目的1.探讨P21、IMP3在宫颈癌、CIN组织中的表达情况;2.探讨P21、IMP3在宫颈癌及CIN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3.探讨P21、IMP3在宫颈癌及CIN组织中表达与HP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濮阳市妇幼保健院2016年1月-2017年12月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及正常宫颈的病例各50例,并收集其病例的宫颈癌组织、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正常宫颈上皮组织各50份(在本院因子宫良性病变切除子宫的患者的宫颈组织)。所有患者术前均未进行过放疗及化疗,且未合并其他类型的原发性肿瘤。且所有入选标本由本院病理科确诊,根据病理学进行分级,看高分化、中分化、低分化病例数。所有临床分期根据国际妇产科协会(FIGO)与国际妇科肿瘤协会(IGCS)在2018年共同颁布的《妇科恶性肿瘤分期、临床实践指南》。所有标本用免疫组化法对P21、IMP3蛋白表达进行检测,探讨P21、IMP3蛋白在宫颈癌、CIN组织中表达情况及相关性。收集所有标本的患者在术前均进行HPV-DNA检测,并探讨P21、IMP3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与HPV感染的相关性。结果1.P21、IMP3在宫颈癌及CIN组织中表达相对较强,在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的表达很弱。2.P21、IMP3在正常宫颈上皮组织中大多呈现阴性表达(占94.00%、96.00%);P21在CIN组织中以中阳性占多数(54.00%、52.00%),宫颈癌组织中以强阳性为多数(占58.00%、66.00%),三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P21、IMP3在宫颈癌有淋巴转移、Ⅲ-Ⅳ期(FIGO分期)患者中呈现高表达(阳性率均达100.00%),与相应的无淋巴转移、Ⅰ-Ⅱ期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宫颈癌、CIN组织中P21、IMP3表达均有相关性(r=0.872,0.824,P<0.01)。5.宫颈癌组HPV-DNA检测阳性率为100.00%,CIN组HPV-DNA检测阳性率为64.00%,宫颈正常组HPV-DNA检测阳性率仅为4.00%,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6.宫颈癌组中,HPV感染与P21、IMP3表达均有相关性(r=0.776,0.781,P<0.01)。结论1.P21、IMP3蛋白在宫颈癌及CIN组织中均有高表达,有望成为宫颈癌诊断的相关指标。2.P21、IMP3在宫颈癌有淋巴转移、Ⅲ-Ⅳ期(FIGO分期)患者中呈现高表达,其可能成为宫颈癌预后的判定指标。3.P21、IMP3蛋白在宫颈癌及CIN组织中表达及与HPV-DNA有相关性。HPV感染、P21、IMP3在CIN、宫颈癌的发病、发展中可能有协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