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元坝气田是国内目前埋藏较深、开发风险较大、建设难度较高的酸性大型海相气田。该气藏埋深为6500~7100m,气藏压力为66~72MPa,气藏温度为145~160℃。天然气中高含H2S,平均含量为5.53%,CO2平均含量为9.31%。随着国内对高含硫气藏的不断开发,四川盆地元坝气田的开发倍受关注。近年部分气井在投产过程中相继出现不同程度的井筒堵塞,导致单井产量下降,解堵作业成本增高。因此,非常有必要研究井筒堵塞机理及解堵措施。本文根据化学分析方法对堵塞物的物性及所含成分进行分析,并分析其来源。为达到井筒高效解堵,依据其所含组分,对解堵剂分子结构进行设计,研制出一种新型解堵剂。为增强解堵剂普遍实用性,研制出复合解堵剂配方。最后,对复合解堵剂进行地层配伍性、静态腐蚀、抗温性能及解堵性能评价,本文具体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1)通过体视显微镜及数码相机对堵塞物进行宏观照相和粒径分析;热失重分析表明在230~510℃时,堵塞物失重率为53.64%,表明堵塞物中所含有机组分为53.64%;堵塞物SEM分析表明碎屑边缘及表面与有机共体富集形成,EDS分析的主要元素与XRD分析相互印证,无机成分主要为黄铁矿(FeS2)和重晶石(BaSO4),其相对百分含量分别为86.53%和13.47%;通过红外光谱(FT-IR)对有机组分分析可知,在Ⅱ区域与Ⅲ区域内出现CH3和CH2的伸缩振动,表明该堵塞物中必含烷烃类有机化合物,可断定为沥青质混合烃类物质。(2)从元坝地区天然气来源及成因分析,元坝气田早期发生过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造成元坝气井井筒堵塞主要有4个因素,首先为硫沉积因素;其次为沥青质杂质分子的分散运移;再者由于气井浅井段井筒水合物生成;最后是由于入井流体与地层水不配伍性或抗温性能的不足,与无机物混合形成不溶性残渣沉积物造成井筒堵塞。(3)从有效解离、溶解和分散堵塞物中起胶结、凝聚作用的有机组分角度出发,进行解堵剂(D-XL)的研制,然后在此基础上研制出复合解堵剂,复合解堵剂为:20%D-XL+25%无机酸+8%螯合剂+20%溶硫剂+15%乙醇。将复合解堵剂与地层水进行配伍性实验,在地层水矿化度小于170000mg/L时,配伍性良好;P110挂片在解堵剂与地层水(1:1)混合介质中的腐蚀速率为0.3517mm/a,由于复合解堵剂中含有无机酸组分,较模拟地层水氯离子含量为24.26g/L的腐蚀速率稍高;在温度为20~120℃时,堵塞物溶解效率逐步上升,温度为120℃时,该解堵液溶解堵塞物的能力达到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