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粒玉米日粮对仔鹅生长性能和消化机能的影响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yf1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扬州鹅为试验动物,通过饲养试验、代谢试验研究整粒玉米日粮对仔鹅生长性能及消化机能的影响。试验将192只7日龄的扬州鹅分成4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试验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8~28日龄;第二阶段为29~70日龄。F组全程饲喂粉状玉米日粮;F-L组8~28日龄饲喂粉状玉米日粮,29~70日龄饲喂整粒玉米日粮;L-F组8~28日龄饲喂整粒玉米日粮,29~70日龄饲喂粉状玉米日粮;L组全程饲喂整粒玉米日粮;两阶段四个处理组的营养水平一致。结果显示:1、饲喂整粒玉米日粮(L、F-L组)对仔鹅的平均日增重无显著影响(P>0.05),但能改善鹅的饲料转化率(P<0.01)。2、饲喂整粒玉米日粮(L、F-L组)显著增加仔鹅肌胃、十二指肠的相对重量和十二指肠的相对长度(P<0.05),降低肌胃内的PH值(P<0.01);然而,L组降低了28日龄鹅的小肠绒毛高度,但在49、70日龄时鹅十二指肠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和肠壁厚度(P<0.05)显著大于饲喂粉状玉米日粮组;鹅小肠内容物的胰蛋白酶、脂肪酶和淀粉酶的活性也有显著的增加(P<0.05)。3、饲喂整粒玉米日粮(L、F-L组)能量(P<0.05)、蛋白质(P<0.01)、NDF(P<0.05)的表观代谢率大于饲喂粉状玉米日粮组(F、L-F组),较饲喂粉状玉米日粮组粗蛋白利用率提高了6.65%(P<0.01),能量提高了5.58%(P<0.05),NDF提高了17.59(%);钙、磷、CF、ADF的表观代谢率各组间无显著影响(P>0.05)。4、鹅的排泄时间集中在饲喂后的1.5~6小时之间;其中,以饲喂后3小时的排泄物的量达到最多。5、食糜在空肠和回肠的停留时间最长,肌胃、结肠次之,腺胃、十二指肠、盲肠的停留时间最短。饲喂整粒玉米日粮食糜在肌胃和消化道的总停留时间显著大于饲喂粉状玉米日粮组(P<0.05)。综合本试验结果认为,饲喂整粒玉米日粮显著提高了仔鹅的肌胃相对重量,十二指肠相对重量和长度,降低了肌胃内的PH值。然而,L组在28日龄时饲喂整粒玉米日粮降低了仔鹅小肠的绒毛高度,但在49、70日龄时饲喂整粒玉米日粮对仔鹅小肠的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和肠壁厚度都有显著促进作用。总之,饲喂整粒玉米日粮对仔鹅消化道的发育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建议仔鹅在生长早期28日龄前饲非整粒玉米日粮更利于仔鹅小肠绒毛的健康。
其他文献
民间融资担保作为民间金融重要存在形式,一定程度上丰富了金融体系,为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的困局拓展了渠道,同时由于监管不到位,存在诸多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本文就是探讨
本文以全氢强对流罩式炉退火工艺过程的传热特点为基础,结合传热学和流体力学,建立了以钢卷温度计算为核心的退火热过程数学模型,并将该模型与用Visual Basic语言编制的界面
在大尺寸零件的测量方面,常用的量具有:大型卡尺、大型千分尺和大型千分杆。这类量具体积较大、笨重、操作不方便,测量精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工人的技术水平,精度不稳定,很难
<正>自噬即"自我消化",是将细胞内大分子物质及亚细胞器通过溶酶体途径进行降解以便循环利用,实现物质及细胞器更新的分解代谢过程。慢性肝炎病毒感染是导致肝硬化及肝癌最主
我国农用地估价理论和实践已经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农用地价格体系和影响农用地价格的因素体系仍然是目前农用地估价工作的难点。现代空间分析方法提供了准确认识和综合评价
进入21世纪,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全球性的趋势。养老问题已成为各国政府所必须关注的问题。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和一个发展中国家,老龄化给中国带来更大的挑战。为此,我国政府正
2009年,我国已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八年多,这使经济全球化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也使国家之间、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技术是一个企业是否具有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的关键所在
介绍了一个200kHz信号带宽、用于低中频结构GSM射频接收机的高精度ΣΔ调制器.为了达到高线性和稳定性,调制器采用2-1级联单比特的结构实现.电路在0.18μmCMOS工艺下流片验证
从课程设计的角度而言,课程组织是将课程的目的与目标、科目内容、学习经验和评价方法等课程的组成部分编排成一个实体的过程,课程组织方式的选择依赖于课程基础。当前,小学
波分复用光网络中的路由和波长分配(RWA,routing and wavelengthassignment)问题是一个典型的组合优化问题,主要指在综合考虑网络可用资源及建设成本的前提下,为业务选择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