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氟醚后处理改善线粒体呼吸功能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机制研究

来源 :新疆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old7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七氟醚后处理是否通过调控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来改善线粒体呼吸功能及呼吸酶活性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方法:88只SD大鼠(SPF级健康雄性)采用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流装置建立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模型,随机分为4组(n=22):正常对照组(C)、缺血再灌注组(I/R)、七氟醚后处理组(SpostC)、MSP组【缺血再灌注组(I/R)+HIF-1α阻断剂(2-Methoxyestradiol,2ME2)+七氟醚后处理组(SpostC):(I/R+2ME2+SpostC)】。C组:持续灌注Krebs-Henseleit(K-H)液180min;I/R组平衡20min,然后灌注4℃Thomas停跳液,32℃下全心缺血40min后灌注K-H液120min;SpostC组:平衡20min后灌注4℃Thomas停跳液,32℃下全心缺血40min后灌注1.0 MAC七氟醚饱和的K-H液15min,后继续灌注正常K-H液105min;MSP组全心缺血40min后灌注含2ME2(2uM)+1.0 MAC七氟醚饱和的K-H液15min后继续灌注正常K-H液105min。记录各组平衡末(T1)及复灌末(T2)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用汉莎氧电极测定心肌线粒体3态呼吸(State3)、呼吸控制比(Respiratory Control Ratio,RCR)及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氧化酶(NADHO)、琥珀酸氧化酶(SucO)、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等酶活性变化;用透射电镜观察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利用荧光光度法检测心肌线粒体的活性氧(ROS)产生率;Western blot法检测HIF-1α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缺血再灌注(I/R)组相比,SpostC组的HIF-1α表达明显上调,心功能指标、线粒体3态呼吸、呼吸控制比(RCR)、细胞色素C氧化酶(CcO)、NADH氧化酶(NADHO)、琥珀酸氧化酶(SUCO)的活性、线粒体活性氧产生率明显优于I/R组,但这种优势被HIF-1α特异性抑制剂2ME2完全逆转(P<0.05)。结论:七氟醚后处理通过上调HIF-1α的表达改善粒体呼吸功能及呼吸酶的活性减轻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其他文献
<正>评价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千万学生、教师的发展,必须统筹规划,有步骤地进行。评价必须从思想观念、理论技术、手段工具、实施策略、专业队伍建设等方面作系统研究,并
目的探讨抗结核治疗和手术治疗肺结核患者伴发结核性肛瘘的时机选择及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6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胸科医
翻译批评是连接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纽带,是翻译研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而当前的翻译批评,无论从理论体系的建构,还是从实践方面都不尽如意,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翻
用盆栽试验研究作物秸秆和腐熟猪粪对土壤镉(Cd)有效性的影响及机理。结果表明,施用秸秆促进油麦菜对Cd的吸收,而施用猪粪降低油麦菜对Cd的吸收,这主要是由于秸秆显著地增加
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其主体性的发挥成为译学研究的热点。本文从斯坦纳的“阐释活动”翻译理论和韦努蒂的“译者的隐形”理论角度,分析Pride and Prejudice的中译本的译者主
虚拟手术技术属于虚拟现实技术在医疗方面的分支,它是计算机科学、生物学、医学、力学等多学科的交叉研究领域,因其在手术训练、术前规划、术中导航等方面的突出作用,使其在
目的观察环磷酰胺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修复后坐骨神经内Thl/Th2细胞因子的变化,进一步探讨环磷酰胺影响神经再生的机制,为临床上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96只W
目的总结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及神经影像学表现和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至2006年9月我院收治的36例颅内海绵状血管瘤的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33例病灶
目的:腹部术后胃瘫综合征是急腹症外科腹部术后难治性并发症之一。本文通过探索中药胃瘫汤联合针刺治疗腹部术后胃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术后胃瘫综合征提
目的:利用磁共振定量技术非对称回波的最小二乘估算法迭代水脂分离序列(iterative decomposition of water and fat with echo asymmetry and least-squares estimation qu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