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手术仿真中软体建模与碰撞检测技术的研究

来源 :哈尔滨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h_12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虚拟手术技术属于虚拟现实技术在医疗方面的分支,它是计算机科学、生物学、医学、力学等多学科的交叉研究领域,因其在手术训练、术前规划、术中导航等方面的突出作用,使其在现代医学发展中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在虚拟手术技术的应用领域中,虚拟手术训练系统占比最大,它利用计算机建立一个虚拟环境来模拟真实世界中的手术训练场景,在这个虚拟环境中受训医护人员通过力交互设备控制手术器械对手术对象施行各种操作,虚拟环境为受训医护人员提供视觉和触觉等感官上的逼真反馈。这样的系统用于医务人员的培训,可以减少培训费用,提升培训效果。在这样的系统中最关键同时也是最难的技术就是软体的物理建模和虚拟环境中的碰撞检测技术,这两项技术左右着虚拟手术训练系统真实感和实时性两项重要性能指标,本文针对这两项技术展开研究。首先,本文对软体物理建模技术进行了研究。传统虚拟手术训练系统中软体物理建模应用最广的是质点-弹簧(Mass-Spring Model, MSM)与有限元(Finite Element Model,FEM)等基于网格的方法。MSM具有实现简单、处理切割和缝合操作简单、去除节点和增加节点较容易和实时性高的优点;但是其存在大变形失真、稳定性不好的缺点。FEM拥有仿真形变逼真度高的优点;但存在实现复杂度高、计算量大、实时性不佳的缺点。针对上述传统方法存在的问题,本文将基于形状匹配的无网格方法应用在软体的物理建模中,该方法不需要网格划分,粒子之间不需要连接信息、简单易实现,在软体变形实时性、精度、大变形、稳定性方面都能得到满意的效果。其次,本文对如何提升碰撞检测的性能进行了一定的探索。根据不同包围盒法适用于不同基本图元相交率下的碰撞情况的特性,在碰撞预检测阶段提出使用Sphere-AABB复合层次包围盒法,在碰撞详细检测阶对于海燕等人提出的基于投影降维的用于三角形间的碰撞检测算法改进后进行应用,实验结果证明在相交三角形数量任意数值下,本文算法相比传统单一层次包围盒结合Moller三角形相交测试的算法都有更高的检测效率、精确度和稳定性。最后,运用上面的物理建模和碰撞检测技术搭建一个简易肝脏虚拟手术训练系统进行仿真实验,实验中场景fps值均值在50以上,视觉反馈流畅,满足系统实时性的要求;肝脏的按压、提拉变形效果接近于真实情况,没有出现塌陷和超弹性现象,同时手术器械没有穿越和远离软体组织,满足系统逼真性的要求。从而验证了本文基于形状匹配的无网格物理建模方法、复合层次包围盒碰撞检测方法及改进三角形间相交测试算法的有效性,实用性,能够应用到实际的虚拟手术训练系统中。
其他文献
猪瘟(Hog Cholera, HC)是由猪瘟病毒(Classical swine fever virus,CSFV;又称Hog cholera virus,HCV)引起的猪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对养猪业危害极大。虽然随着许多综合防
目的:本课题根据中医理论,综合现代医学研究方法,通过观察电针对特发性震颤患者主要症状的影响及其疗效,为临床治疗特发性震颤提供一种新的选择。方法:本文将46例特发性震颤
在分析武汉钢铁有限公司设备专业点检员点检能力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设备专业点检员能力提升的培训体系,该体系包括培训目标体系、培训课程体系、技能实训设施体系、培训方式
目的:探讨胃旁路手术对高尿酸血症大鼠血尿酸、血脂、血糖等代谢指标的影响,分析可能机制。方法:8周龄的雄性Wistar大鼠40只随机分组为空白对照组(C,n=10)和模型组(M,n=30)。
<正>随着经济成分、利益主体、社会组织与社会生活方式、就业形式等的日益多样化,目前党的组织建设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数量逐年增加的高校
<正>评价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千万学生、教师的发展,必须统筹规划,有步骤地进行。评价必须从思想观念、理论技术、手段工具、实施策略、专业队伍建设等方面作系统研究,并
目的探讨抗结核治疗和手术治疗肺结核患者伴发结核性肛瘘的时机选择及临床疗效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6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胸科医
翻译批评是连接翻译理论和翻译实践的纽带,是翻译研究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而当前的翻译批评,无论从理论体系的建构,还是从实践方面都不尽如意,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翻
用盆栽试验研究作物秸秆和腐熟猪粪对土壤镉(Cd)有效性的影响及机理。结果表明,施用秸秆促进油麦菜对Cd的吸收,而施用猪粪降低油麦菜对Cd的吸收,这主要是由于秸秆显著地增加
译者作为翻译的主体,其主体性的发挥成为译学研究的热点。本文从斯坦纳的“阐释活动”翻译理论和韦努蒂的“译者的隐形”理论角度,分析Pride and Prejudice的中译本的译者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