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法律行为概念之分析

来源 :西南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wenq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律行为概念由19世纪德国法学家所创,并首先被德国立法所采纳。其是世界一流智慧对市民各种具体设权行为进行提取公因式而得出的一般概念。它为立法集约化和规则体系化奠定了基础,假如没有法律行为概念,就不可能有完善的法律行为制度,也不可能有科学的民法总则,作为大陆法系民法特色的体系性和学理性将大为逊色。另外,法律行为概念承载着私法自治的基本价值,所谓私法自治原则即是法律行为自由。所有这些,决定了法律行为概念是大陆法系民法最重要、最基本的概念。但是,对于法律行为概念的理解,我国民事立法及理论与该概念的源头地西方存在着根本分歧。因为我国把合法性设定为法律行为的构成要素。在我国民法体系化,法典化的今天,正确地认识法律行为概念可谓甚是必要和紧迫,故学生选了民事法律行为概念之分析作为硕士论文,以通过论争的动态演化过程,试图正确认识法律行为概念。 本文主干共有四部分: 一、民事法律行为概念之谱系 任何一个概念都不是凭空提出的。法律行为这一充溢着理性主义和人文气息的概念有着自己独特的源头和活水。笔者认为,在罗马世界中,就有法律行为概念的种子和土壤。因为,罗马法是商品经济第一个世界性的法律,存在着实质意义上的法律行为规则。之后,经法国民法的拓展,使罗马法源头开出活水,在民事立法及理论上确立了意思自治原则,为法律行为概念的提出准备了一切理论条件。再后,活水续流至德国民法,在延续、传承罗马民法和法国民法并与之进行对话、参与的基础上,德国法学家运用其擅长的抽象理性思维,提出了法律行为概念。现在,由于法律行为已为其它部门法所采纳,扩大了它的外延,为区别之,我国民法在法律行为前加了民事二字,故有民事法律行为一称。本文所分析的民事法律行为是与传统法律行为在同一意义上使用的。 二、民事法律行为之构成要素 法律行为是一个复合体。为正确认识它,对其进行化学般分析,得出法律行为的原子构成要素是可能的,也是必要的。对于法律行为的构成要素有一般要素和特殊要素之分。文中铺列了学者们对法律行为一般构成要素的认识,并对之进行了评议。之后,笔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认为法律行为的一般构成要素只有一项即意思表示。因为,法律行为是主体的手段,其以主体为出发点和归宿点;标的即客体属于法律关系的范畴,而法律行为则属于法律事实的场域,二者在逻辑上也处于不同的阶段;法律行为的作用只是使主体之间以及主体对于客体发生了一定法律上的联系,它本身既不能消融主体,也无法消解客体;行为内容实际上已为意思表示所包容,乃为意思表示中的目的意思,假如意思表示不能决定法律行为的内容,就不能把意思表示称为法律行为的本质要素,就不能认为法律行为的解释实际为意思表示的解释。另外,由于意思表示和合法性要素是争议焦点,故笔者把它们分别作为本文的第三、四部分予以专门阐述.笔者还论述了法律行为的特殊构成要素,是把之转化为法律行为的方式予以阐释的. 三、意思表示概念之分析意思表示是法律行为的本质要素。对法律行为概念进行分析的关键是分析意思表示的概念。学者们对于意思表示的要素有着不同的认识,大至上有两种学说—三要素说、四要素说。但笔者认为:意思表示有五项要素,缺一不可。可把之分为内在要素和外在要素,其中内在要素包括目的意思、表示意思、效果意思和行为意思,外在要素即为表示行为。目的意思决定了法律行为的内容,是其它意思表示要素的基础;表示意思是行为人对.意思表示意义的认识;效果意思是使其目的意思发生法律上的约束力的意思;行为意思是行为人决定将其内在意思予以外在表示的意思;表示行为是把内在意思进行外在表示的行动,其有两种方式,即默示方式和明示方式。 四、合;澎匡要素之我见合法性要素承认与否是我国民法与传统民法的主要分歧.在文中,笔者探讨了我国立法及理论把合法性设为法律行为构成要素的成因。我国民法通说认为:合法性要素的设定是解决法律行为与无效法律行为、效力未定法律行为、可变更或撤销法律行为逻辑悖论的法宝。并在此基础上,独创了民事行为概念,建构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行为制度。但是,笔者不赞成把合法性设为法律行为的构成要素。并认为,把合法性设定为法律行为的要素是由于我国民法理论的滞后所至。在民事立法及理论上,这势必造成一系列的逻辑悖论.在文中,我提出了充分的论据:认识上,事实、价值不分,混淆了对法律行为的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立法上,它颠覆了法律规范的逻辑结构,造成民法体系混乱,使民法法典化缺失基石;司法上,造成法律适用逻辑的悖论,侵蚀司法的正当性和合法性;涉外交流上,我国民法与大陆法系民法语言的对话将会缺少共同性前提。 在结语部分,我对主干部分所分析出的众多要素进行压缩,提出了法律行为的概念:法律行为是市民实施的,以意思表示为本质要素的,私法意义上的行为。
其他文献
目前的质量信息系统是缺乏共享机制的系统,系统中的质量信息资源没有真正得到充分的利用,已满足不了各层次人员对质量信息实时化的需求。本论文提出了建立在基于Internet的质量
关于法官独立制度的确立,近几年已成为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研究和探讨的热点问题。为了推动我国司法改革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不断向纵深发展,确立适合我国加入WTO之后的新形势
本文通过对基督教传入西藏的年代,以及传播概况的考察,探讨了基督教在西藏传播失败的历史原因,并且对基督教在西藏的传播进行了历史评价。本文认为,基督教传入西藏的年代是在明末
芮城县位于山西省的苹果主产区,自然条件具有生产优质苹果的资源优势,近年来苹果产业逐渐成为该县的主导产业。但是,由于盲目追求高产而过量施用氮肥或不合理施肥,造成了果品质量
现代体育是人类的一大发明,它对人类社会、经济增长、国家及民族发展乃至个人生活产生广泛而重大的影响。体育作为一种文化,成为社会文化生活中的必不可缺的组成部分。 本论
本文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用硫酸二甲酯法制备出了不同取代度的甲基淀粉,然后与生物可降解高分子材料—聚乙烯醇(PVA)共混,添加助剂后流延、干燥成膜。研究了不同取代度甲基化淀粉
本文以保护家庭中的弱势群体的合法权益为视角,在比较和借鉴西方有关家庭暴力的理论的基础上,从我国特有的国情和历史文化传统出发,较为深入地论述了我国家庭暴力犯罪的原因、危
不可逆特性是多孔介质渗流问题的本质特征。本文针对多孔介质渗流过程中的不可逆行为,尝试将不可逆热力学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引入多孔介质渗流问题的研究中,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
本论文研究了日粮添加氨基酸锌对蛋鸡不同生理阶段机体免疫和组织抗氧化机能的影响,并从锌的生物利用率、免疫应激过程中组织锌的动力学变化以及功能蛋白基因表达方面探讨氨基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基于质量信息技术的‘全质量’管理系统研究”的一部分。 本文首先系统的介绍了尺寸测量接口规范(Dimensional Measuring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