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线索植物种类识别方法研究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zsxf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植物识别是从给定图像中自动识别出植物的名称。现有的大多数关于自动植物识别研究,集中于利用植物的单一器官进行植物种类识别,例如,使用花、叶或果实,或者使用单张图像识别植物。使用植物的单个器官识别植物并不可靠,因为许多不同的植物却有着极其相似的器官。对于野外直接采集的图片,通常都有着复杂的背景,所以使用单张图片很难从图片中剥离出植物最有区分能力的特征。为了克服植物图像识别准确率不高的问题,本文研究了基于图像集的植物种类识别方法,并提出了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多线索植物种类识别方法。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改进了两种基于图像集的算法并将其应用于植物识别。改进了两种经典的图像集算法,基于成对线性回归图像集分类和基于原型判别学习的图像集分类,仔细介绍了改进后的基于图像集算法的思想、算法原理和算法流程图,并将其应用于植物识别,结合植物图像集训练植物识别模型。由于植物图片的背景复杂且与待识别植物及其相似,为了更好凸显植物特征,对植物图像采用了数据增强技术来扩充图片数量。且最后两种改进后的基于图像集的植物识别模型的识别准确率为62.01%和64.22%。(2)改进了GoogLeNet的网络结构并将其应用于植物识别。提出了NewInception模块结构,并采用新的激活函数h-Swish替代传统的激活函数ReLU。在PlantCLEF2016数据集中挑选了12类植物,利用该数据训练基于改进后的GoogLeNet的单器官模型。通过对ImageNet迁移学习,并调整改进后GoogLeNet最后的全连接层神经元个数为12个,训练最优的花、果、叶和整株的单器官分类器。最后花、果、叶和整株的单分类器模型的识别准确率为82.74%,86.23%,63.25%,65.06%。(3)提出了基于改进后GoogLeNet网络的多线索植物种类识别方法。根据各个单分类器预测的标签和得分进行多器官融合识别,每个单分类器根据其识别的平均准确率具有不同的权值,植物的最终预测类别由单分类器的预测标签、单分类器给出的预测分数以及单分类器本身的权值共同决定。本文提出的多线索模型在PlantCLEF2016数据集中,对12类植物的识别准确率为92.33%。实验结果表明,基于传统的图像集识别方法在识别具有复杂背景的植物图像时,识别准确率不高,要达到更高的准确率则需要更精细的预处理工作。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的多线索模型的识别准确率明显高于基于图像集的植物种类识别方法。
其他文献
针对当前综放工作面存在顶煤采出率低、混矸率高、放煤效率低等问题,提出综放工作面多放煤口协同放煤方法。根据给出的综放工作面多放煤口协同放煤方法的定义,以理论分析和数
众人堆柴火焰高。这句谚语的含意是,集体的力量胜于个人的力量。三个破皮匠,顶个诸葛亮。这句谚语的含意是,集体的智慧胜于个人的智慧。我国的娱乐片剧本创作,是否可以从上述
只要能做到对繁杂的办公室工作分门别类的进行梳理,不断总结、凝练和提升,在看似狭小的管理空间内同样可以践行科学发展观,成为群众的贴心人、领导的好助手。
平面四杆机构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产品,能近似实现给定的运动规律或运动轨迹,但设计过程较为复杂。电致动聚合物材料是一种新兴材料,当给该材料电压控制,其能够弯转一定的角度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各国人民在抵抗法西斯侵略战争中,涌现出不少充满爱国主义精神的英雄业绩,这些事迹已成为许多文学作品的题材。前苏联作家法捷耶夫的杰作《青年近卫军》
电解水是一种清洁有效、最有前景的产氢、产氧的方法。目前被广泛研究的电解水催化剂多为粉末状材料,需要添加粘合剂将其固定在玻碳电极上进行性能测试。粘合剂不仅增大了催化剂和电解液的接触电阻、导致催化剂团聚影响催化活性,而且测试过程产生的气泡易致催化剂脱落,带来稳定性问题。原位制备三维多孔电极材料不需要粘合剂,能够提供巨大的催化剂和电解液之间的接触面积,且多孔结构有利于气泡释放,能够增强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和
飞机在爬升或下降过程中穿越富含过冷水滴的云层时,过冷水滴撞击到机翼、发动机短舱等关键部位极易出现冻结现象,这些部件表面结冰不但造成飞行器重量增加,而且改变其气动外
高陡边坡容易诱发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对高陡边坡区域调查评价是一项十分必要和重要的工作。多数高陡边坡往往通行困难,调查人员难以准确的获取其
神经细胞粘附分子(Neur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NCAM)属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类的细胞粘附分子,定位于神经细胞胞膜及胞浆,主要通过同源粘附作用与相邻的神经细胞发生粘附,也可与细
主要介绍国内外近年来在放射性物质运输事故后果评价方法方面的研究成果 ,描述了铁路运输和公路运输的事故景象、放射性物质运输事故的严重程度和类别 ,列出了运输事故情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