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高层建筑结构不在是简单地朝高度的单向发展,更多的体现在建筑功能的多元化以及综合性。为了满足建筑外观、功能等多方面的需求,不断涌现出种类多样且复杂的结构形式。例如:当今高层建筑结构中,用的最多几种特殊的结构布置形式为:带转换层的高层建筑结构、带加强层的高层建筑结构、错层结构和大悬挑结构等,这些复杂结构在现代高层建筑中的应用已越来越广泛。现行国家规范中对这些复杂结构形式做了一些规定与指导,但是部分规定的深度原本就不够。故,规范中的相关条文并不能很全面以及达到相应的深度。在实际工程中,还需设计人员,结合现有规范,深层次探讨。越来越多的高层建筑形式为上面是住宅或宾馆等小开间,而下面几层则更多的是卖场、商铺等大型购物休闲娱乐区。对此,常采用下部设大柱网,上部为剪力墙结构,即框支剪力墙形式。但是这样会导致竖向传力不连续,使得上下刚度差别较大,出现刚度突变,故需要根据具体工程,采用安全的转换层结构形式来实现上部结构内力能可靠地传给下部大柱网。本文结合合肥恒大·中央广场7#楼前期方案,对带高位转换层的高层结构的整体抗震性能,以及转换梁刚度对地震力的影响进行研究。运用现有技术,将转换层作为三维空间构件,融合到结构中进行整体受力分析,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为以后的设计施工提供借鉴依据。本文研究主要采用如下方法: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弹性时程分析法、静力弹塑性推覆(Push-over)分析方法。分别运用PKPM和MIDAS BUILDING两种软件对该结构布置的合理性与安全性进行验算,通过CQC法来比较不同模型之间的差异,进而总结分析,提出转换结构的一些抗震措施。本研究对结构进行了多遇地震下的弹性时程分析以及罕遇地震下的静力弹塑性分析。由于本工程的楼板存在局部开洞较多,加之转换层的受力情况复杂,故通过PMSAP对本工程转换层附近的楼板进行应力分析。综上所述,本文通过一系列的研究,为高层建筑转换结构的设计提供一些具有实用性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