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管混凝土框架-钢板组合剪力墙结构体系抗震性能分析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90330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钢管混凝土结构具有抗剪性能好、承载力高、抗震性能好等优点,因此在高层建筑结构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两边连接钢板组合剪力墙作为一种新型的抗侧力构件,混凝土板外夹于钢板两侧,有效的限制了钢板平面外屈曲,使其具有良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将新型抗侧力构件两边连接钢板组合剪力墙用于抗震性能优越的钢管混凝土框架中,形成一种新型的组合结构体系即钢管混凝土框架-两边连接钢板组合剪力墙结构体系。本文采用Pushover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和动力时程分析方法对这种新型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进行研究。具体工作如下:(1)利用OPENSEES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了钢管混凝土框架-两边连接钢板组合剪力墙结构体系分析模型,用已有的实验验证了模型中所选取钢管混凝土中钢材和混凝土材料本构关系和滞回模型的正确性,用实验验证了所选取两边连接钢板组合剪力墙分析模型的正确性。(2)基于静力弹塑性分析方法,对Pushover侧向力加载模式的选取、结构薄弱层的判别进行研究;结合改进的能力谱法分析了钢板组合剪力墙的高厚比、跨高比、组合剪力墙位置对结构体系静力弹塑性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了钢管混凝土框架—钢板组合剪力墙结构体系合理的刚度比取值范围。分析结果表明:跨高比是影响结构体系抗震性能一个主要参数;综合经济效益和结构抗震性能来看,组合剪力墙与框架的抗侧刚度比为3-5时较为适宜。(3)采用时程分析方法研究了钢板组合剪力墙钢材屈服强度和钢板组合剪力墙与钢管混凝土框架侧向刚度比对结构体系力学性能的影响,分析了结构体系在地震动作用下结构中塑性铰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分析结果表明:对应不同设防烈度水平,组合剪力墙选择合适刚度比并采用匹配的钢材屈服强度可以使剪力墙先于框架屈服,耗散地震能量,减小主体结构地震响应。
其他文献
预应力闸墩作为大型弧型闸门的支承结构,在水利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当前预应力闸墩普遍拉锚系数偏大,结构形式不尽合理,在锚索预应力及巨大弧门推力的共同作用下,闸
近年来,随着公路、铁路等工程建设的飞速发展,我国的隧道工程已大量地出现。在隧道施工过程中,由于前方地质情况不明,常会因遇到地质灾害而发生工程事故。因此,超前预报工作
双排桩是一种新型的基坑支护方式,具有场地限制条件少、支护效果突出等优点。本文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508012、50538030)和黑龙江省科技创新人才研究专项资金(2008RFQXG058
学位
水是影响泥质白云岩风化一个重要因数,水在泥质白云岩风化过程中作用,既有化学作用又有物理作用。泥质白云岩风化程度与自然吸水率关系是研究泥质白云岩风化特征的重要课题之
学位
目前国内关于碳纤维加固混凝土柱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碳纤维布加固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柱以及单向偏心受压柱。而在实际结构中,有很多的混凝土柱属于双向偏心受压,如管道支架和水
大量的地震建筑物震害调查表明,碰撞是导致结构产生非结构性和结构性破坏、倒塌的重要原因之一。不同动力特性的相邻结构由于没有足够的距离,在地震作用下异相振动,而发生碰
根式基础是在沉井基础的侧壁上压入根键,形成类似于树根结构的一种基础,它通过沉井和根键共同承受荷载,来满足荷载和变形的要求。 本文在马鞍由长江大桥南锚碇基础的沉井和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