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模因论视角下电影台词的翻译

来源 :哈尔滨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hf015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行为并非纯粹的语言转换行为而是某种文化传递行为,电影台词翻译亦然。这是由电影台词的特点决定的。电影台词不同于其他书面文学语言;它有四个特点:综合性、瞬时性、通俗性以及无注性,这就要求译者择取适当、灵活的翻译方法。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交流手段,译者应尽可能将电影台词中所包涵的的文化要素在台词译文中表现出来。电影台词的翻译因其独特性及其涵涉的文化特性向译者提出了新的要求。  道金斯(Dawkins,1976)提出的模因论以及之后切斯特曼(Chesterman,1996)提出的翻译模因论为该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模因是文化的基本单位,靠复制和传播而生存。从模因的角度出发,翻译活动可视为通过语言进行模因复制和传播的过程。这其中也凸现了作者这一特殊的宿主所肩负的双重使命--“解码”和传播源语模因。其中,宿主“解码”和“感染”阶段是模因传播最重要的过程:如果译者不通晓作者的源语信息和蕴义,就无法进行正确的“解码”;同样,如果译者不熟悉目的语观众的目标语模因,译本将不为受众所接受,模因无法“感染”新宿主,从而导致该模因传播中断并消亡。根据何自然教授的语言模因观,语言模因的复制和传播可分为基因型模因和表现型模因两种方式。这两种模因形式同样也适用于翻译领域。本文以近年英语电影台词译本为研究对象,以模因论为理论框架,分析译者在进行“解码”时如何在外部环境(如出版方式,读者需求等)制约下通过不同的方法让译本可以更好的“感染”读者,实现持续、有效的跨文化交流。
其他文献
切实解决困难群体党员的实际困难帮助困难群体党员解决长远发展问题    针对一些党员生产生活中存在实际困难、创业自信心不足、参加教育活动积极性不高等实际情况,成都市积极采取有效措施,从解决实际问题着手,不断提高困难群体党员参加教育活动积极性。据统计,全市有7000多名困难党员得到了各级党组织各种形式的扶持和帮助,困难党员参学率达到89%。  开展交心谈心活动,解决困难群体党员的思想情绪问题。在第二批
作者以顺应论为理论基础,综合了近三年特别是201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的语料,根据主要汉译英策略的标准逐一选取1到2个典型例子进行具体分析,研究顺应论在汉译英翻译策略选择中
本文研究了不同母语的英语学习者对于英语口语中第三人称单数代词的性别参数的习得情况。用选择性石化理论对母语为中文、韩语和法语的学习者性别错误的习得现象和石化现象进
空间概念是人类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人们对于空间的感觉和体验是人类生活所不可或缺的。古往今来,很多学者都认为,人们对物质世界的最初认识是从人类生存环境中的空间方位开始的,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