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术点滴,世界万物皆具理。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人们对科学技术和对自然世界的不断探索,科普书籍作为一种传递科学技术的方式在这趋势中生长,它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人类知识融合的脚步。科普类书籍的整体性设计在历史发展趋势中不断演化,并且对儿童消费者的生理、心理、观念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深入分析儿童认知思维发展不同阶段的特征,并将其与科普类书籍整体性设计相结合,不但可以突显不同阶段儿童对科普书的个性化需求,更重要的是能够更好的传递科普知识,满足儿童在阅读时的体验,提高其阅读兴趣。就儿童科普类书籍本身而言,其整体性设计能够更好的呈现多种表现方式,全面考虑儿童对科普书籍内部编排和外部形态的感知,从而在设计上达到儿童的认知能力。面对当前社会环境中的儿童科普类书籍在书籍市场上所占的重要地位,本课题从儿童认知思维着手探索科普书的整体性表现。首先,通过对概念的界定和规范,围绕儿童科普书籍整体性设计的定义,对其做出详细的阐述,作为课题的理论支撑。其次,在消费者层面,着重分析儿童消费者在成长过程中认知思维的发展,概括不同阶段的特征,并探索每个阶段对科普书的心理、生理以及设计上的需求,从心理学角度提供理论支撑。除此之外,本文立足于目前国内市场儿童科普书设计的现状,辅以大量的市场调研进而获取数据资料。这些数据暴露出在儿童科普书设计方面,主要表现为当前儿童科普书整体性设计表现不完善,阅读时体验感不足,科普知识表达方式的带入感不强,以及儿童在不同认知思维发展阶段对科普书需求的针对性较模糊;分析儿童认知思维发展特征,结合科普书的特点,以游戏化、人性化、互动性、可感知性为设计理念,选取国外优秀案例作为例子与我国案例进行分析对比,综合提取各部分的设计方法。最后通过总结当前社会中儿童科普书的趋势,引发思考并对其展望。总的来说,本文选取基于儿童认知思维下的科普类书籍整体性研究这一课题,分析阐述儿童认知思维发展的三大主要阶段对科普书整体性表现的设计需求,概括设计方法,理论结合实践,为儿童科普书整体性设计提供一些参考和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