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微生物与栽培作物对新型土壤改良剂的响应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liyanfeiwosh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实验利用凹凸棒石粘土的优异的吸附性能,研制出一种含碘的新型土壤改良剂。通过改善土壤微环境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提高作物中微量元素的含量,探索一种安全、高效、健康的农业措施,补充人体缺乏的微量元素。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与组成的变化和作物的生长状况反映了土壤生态系统稳定水平及土壤质量。本文通过盆栽实验利用土壤微生物类群的数量、微生物生理活性的变化等指标,以及栽培作物的生物量及碘含量等来反映土壤微生物和栽培作物对新型土壤改良剂的响应,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新型土壤改良剂的添加和作物的栽培,导致微生物类群数量和组成比例的变化。并且随着改良剂中碘含量的梯度不同,其变化的也随之改变。2.经过分析得出结论,最后一次所采的小油菜地下部分生物量变化和小油菜根部碘含量(16.5mg/kg~83.8mg/kg)差异显著。而地上部分生物量、总的生物量和小油菜叶中碘含量(80.7mg/kg~141.3mg/kg),数据分析结果显示没有显著的差异。3.生物多样性指数的变化趋势与微生物数量变化趋势不一致。即微生物数量多,其生物多样性指数不一定高。4.第二次栽培作物结束后,从整体上而言,新型土壤改良剂的施加对土壤微生物活性——硝化作用、呼吸作用、纤维素分解作用的影响,在各处理之间是没有显著差异的。5.水萝卜叶中的碘含量(13.2mg/kg~23.2mg/kg)差异不显著,而根部碘含量(0.6mg/kg~20.9mg/kg)差异显著。
其他文献
作为研究生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教师教育的重要阶段,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已经成为为教育这一专门职业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重要手段,并日益受到各国的普遍重视。我国自19
本文研究内容是云南省科技项目“沥青路面疲劳极限设计方法研究”的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输事业的蓬勃发展,我国公路建设事业亦发展很快。车辆轴载是路面设计的重要基
该研究选取了不同地区的7个菌株,在室内测定了温度、湿度和光照等主要环境因子对病菌菌丝生长、产孢能力、孢子萌发和病菌侵染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光照和温度对病菌菌丝生
在课程理论中,课程价值取向是课程得以发展与变化的基础与核心,但是课程价值取向的研究却开展得不够充分和深入,以至于课程理论呈现众说纷纭的杂乱状态,继而影响了课程实践活
绿色设计(Green design,G D)是近几年设计领域研究的热门话题,绿色设计的兴起和广泛应用正逐步改变着一贯以来以大量消耗资源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
营养健康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促进人类健康,提高其生活质量。青少年的体质健康和营养状况是衡量社会经济发展与进步程度的重要指标。本文以赤峰市英才学校396名高二学生(男224人
城市个性问题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近年来有关城市竞争力的研究大多和城市个性有关,可以说,城市个性在一定程度上塑造了城市竞争力。论文运用新区域地理研究区域问题的框架,
当今世界,课程综合化已经成为了课程改革的一种世界性趋势,世界上已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基础教育阶段开设了综合课程,一种固定的观念开始在人们头脑中形成,即认为课程综合
绿色制造有关内容的研究可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有关绿色制造的观念已深入人心,绿色制造战略已得到企业的普遍重视,并且在我国得到空前的重视和发展。本文以
“一般而言,人们的思想品德表现总是与一定的社会发展要求存在差距,很难达到完全一致。并因此产生了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特殊矛盾,即一定的社会发展要求同人们实际的思想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