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课程改革一直在进行着,要求学生不仅要在文化课的学习上取得优异的成绩,同时还要求学生的身体素质要有所提高,使他们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积极的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符合推广全民健身计划思想的。本文研究的目的是以烟台市城市四区的初中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烟台市初级中学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现状的调查和分析,试图得出影响烟台市初级中学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主要因素,为增强烟台市初中生的体质和提高其健康水平,也为初中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做出一定的努力,以及为增强初中生终身体育锻炼意识提出积极性的建议。[1]本文通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烟台市主要市区17所初级中学的学生课外体育锻炼整体现状进行了调查、访问、统计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在调查的学生中,烟台市大部分初中学生对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价值认同度较高并且对进行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持有肯定的态度,同时参加锻炼的动机积极健康,其课外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正在逐步形成。但从访谈中得知,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对课外体育锻炼价值的认同度会受到其主观认识的影响,年级越高越明显,表现为年级越高对体育锻炼的价值认同越低,这现象在高年级的女生身上体现的尤其明显。2.初中生进行课外体育锻炼场地的选择主要集中在学校的操场上,其次是家里或者家附近的公园里,以及户外球场。同时,又有很多学生不喜欢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他们希望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由的选择课外体育锻炼项目。进行课外体育锻炼时,在对人际环境的选择中,同伴团体效应表现的尤为突出,个人自由锻炼的选择频率比较低。3.初中生参加的课外体育锻炼项目多种多样,但是内容缺乏创新,参与的目的主要以强身健体为主,但是体育锻炼的身心体验不够明显,并且锻炼的意志力薄弱,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2]学生们在项目的选择上主要青睐于轻器械类、球类运动以及休闲类娱乐项目。项目选择的性别差异比较明显,男生及高年级学生主要以对抗性较强的球类项目或者技术要求较高的竞技项目为主,但是,女生和低年级学生对轻器械类和休闲类项目表现出更高的倾向性。4.父母的支持程度,学业的负担和压力,如何进行体育锻炼,是否有伙伴陪同,自己身体的健康状况,场地器材是否能满足初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需要,以及对学生自身对体育锻炼的兴趣都是妨碍烟台市初级中学学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因素,并且这些因素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初中生的课外体育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