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英富坑)方言语音研究

来源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社会科学院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ngyuehqu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富坑隶属于安徽省歙县岔口镇,在安徽歙县东北部,与浙江相邻。根据《中国语方言地图集》(中国社会科学院、澳大利亚人文科学院1987),歙县方言属于徽语绩歙片。  本文根据两次田野调查的材料,研究歙县英富坑方言的语音系统。内容主要包括:1.详细描写英富坑方言的声韵调系统及其共时变异。2.通过与中古音系统的历时比较,归纳出音韵演变特点。3.针对某些语音现象进行专题讨论。比如“梗摄开口二等舒声今读音”,分析六种音值哪些属于演变,哪些属于层次。“二等韵蟹摄与咸山入声、梗摄入声合流分析”,讨论蟹、咸山入声、梗摄入声的韵类分合关系,以及韵类合流的方向和顺序。文章最后还列出了常用词汇2000多条。  本文为绩歙片徽语提供了一份单点调查研究报告。其中的个案研究对相关问题的讨论有借鉴作用。
其他文献
清儒朱珔撰《文选集释》二十四卷成于道光年间,是清代整理《文选》的重要资料。笔者认为,它的出现是历代选学研究成果宏富、清代治学风气严谨、朱珔个人学术追求三方面结合的
《史记》和《汉书》是中国正史二十五部中的前两史。《史记》是由司马迁撰写的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汉书》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汉书》在《史记》之后产生,并且袭
本文选取了英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约翰·高尔斯华绥的作品作为研究对象,对他笔下浓缩一类人物本质特征的典型形象“福尔赛”进行分析,从而揭示高尔斯华绥作品所具有的现实主义
当代中国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现代化进程和社会转型。在文化意识形态领域,由于“全球化”观念与时势变化的影响和作用,不同的文化及价值观不可避免地相互
从整个的艺术发展历史来说,理查德·沃尔海姆的艺术定义理论——艺术品即物理对象假说,为究竟何为艺术这个千古不衰的艺术和审美命题,增加了一种新的探讨的渠道,实现了一种新的研
谷崎润一郎是日本唯美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是日本近代文学史上坐标性人物。他曾狂热地崇拜西方唯美主义,并将西方唯美主义者“唯美”和“颓废”的风格巧妙地移植到日本本土文学
《诗经》所载名物甚多,上至天文,下知地理,又有宫室器用、车服兵农、草木鸟兽,随着创作年代的远去,理解名物成为阅读《诗经》的障碍。《毛诗故训传》随文释义,简单地对其进行说明。
<正>面对亚健康,人们应注意学习相关医疗保健知识,客观正确地对待这种现象,通过积极有效的锻炼、治疗,使精神、情绪、阴阳气血保持于相对平衡的状态,使亚健康
中国文学史作为大学中文系的一门必修课,已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但是,文学史的概念和含义是什么?来源于哪里?又是何时出现的?对这些问题进行学术研究,还是很有意义的。从字面上理
对大多数古代文学的研究者而言,张含这个名字是陌生的。因为一般的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史著作,几乎不提及他。即使提到其他的明代文学研究者,也仅把他当作李梦阳或杨慎的附庸,提及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