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分子化合物作为铜离子螯合剂与G-四链体稳定剂的研究

来源 :广东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wenhu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世界上各地患有AD(Alzheimer’s disease,AD)的人数字的持续增长,它们带来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淀粉样蛋白(Amyloidβpeptide,Aβ)的大量沉积形成老年斑是发病的主要原因。AD并非简简单单的单基因疾病,AD的发生和病变不只是由一个单病因引起的,因此针对单一靶点设计的策略药物并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们应寻找能同时对该疾病的多个相关靶点进行作用的解决思路。基于此,本文的工作方向主要分为以下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由于Aβ与Cu2+在AD发病机制过程中的多样性,我们策略性地设计合成了一个改性的化合物EDTA-ASA。它以经典螯合剂EDTA为核心骨架,以4-ASA为荧光团进行修饰。EDTA-ASA具有多配位中心,因而可以提供很好的配位位点,具有特异性螯合Cu2+的潜力。通过电子喷雾质谱(ESI-MS)、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图谱(1H NMR)对合成出来的目标产物进行表征。EDTA-ASA与不同常见金属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测定由荧光光谱(FS)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表征,通过DFT理论计算进一步研究了两者之间的识别机制以及荧光淬灭原理。利用Th T荧光光谱法、扫描电镜(TEM)研究进一步测定了EDTA-ASA对Cu2+诱导的Aβ40-Cu(Ⅱ)/Zn(Ⅱ)聚集体解聚性能的研究。结果表明,EDTA-ASA能够不受其他竞争性金属离子的影响专一性地识别Cu2+,发生明显的荧光淬灭响应,荧光淬灭率达到99.2%。EDTA-ASA对Aβ40-Cu(Ⅱ)聚集体的解聚率为62.20%,比EDTA的解聚率提高了1.37倍。由此,EDTA-ASA可以有效地夺取Aβ40-Cu(Ⅱ)纤维化聚集体系中的Cu2+,发挥解聚Aβ40-Cu(Ⅱ)纤维聚集体的作用。功能化修饰后的EDTA-ASA为新型金属螯合剂的设计提出了一种新的策略,拓宽了螯合剂功能化的途径,开辟了有助于AD治疗金属离子螯合剂的新方向。第二个部分,对Aβ的产生起到关键作用的是β-分泌酶,BACE1基因可以来调控其的活性。我们可以通过抑制BACE1的活性,达到从源头上减少Aβ的生成的目的。BACE1基因启动子区域存在一个高GC序列区域,富G序列具有形成G-四链体二级结构的潜在能力。BACE1基因启动子区域G-四链体的形成有望会下调BACE1酶的表达,从而降低了其经由APP通过淀粉样蛋白途径酶切产生Aβ的几率。因此发掘可以诱导BACE1基因中的富G序列形成G-四链体以及能够与此G-四链体结构特异性相互作用,并使之稳定的小分子化合物,就有希望抑制BACE1的表达,从而达到抑制Aβ生成的作用。基于G-四链体小分子配体设计策略,我们首先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多吡啶金属钌(Ⅱ)配合物,并通过ESI-MS、FT-IR、1H NMR对目标产物进行表征分析。通过紫外-可见光谱和荧光光谱对一系列的多吡啶金属钌(Ⅱ)配合物进行了光学性质的研究。在分子水平上,通过Uv-vis光谱实验,圆二色光谱(CD)研究了多吡啶金属钌(Ⅱ)配合物与BACE1 DNA序列之间的相互作用。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20MHz和50MHz高频超声在平坦型鲜红斑痣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根据纳入标准、排除标准筛选出2018年06月至2018年12月在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皮肤科门诊就诊的准备进行脉冲染料激光治疗的54例面颈部平坦型鲜红斑痣患者,共计有60个皮损。治疗前采用20MHz、50MHz高频超声检测患者皮损部位和邻近正常部位真皮厚度值及密度值,运用SPSS25.0软件进行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种不
DNA是人类及所有生命的天然说明书。自DNA的遗传物质地位被确立后,人类便开展了一系列基因组测序工作。基因测序技术在众多领域都有其用武之地,例如有助于精准医疗的实现、改良农作物、身份鉴定、治愈肿瘤和癌症等。可见,基因测序的研究和发展具有十份重大的意义。从20世纪70年代第一代测序技术脱氧链终止法的问世,到更为精准的第二代高通量测序,再到以纳米孔测序为代表的第三代单分子测序。基因测序技术在岁月流逝中
问题是数学教学的核心,也是数学研究和发展的起点,一个好问题的提出往往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数学问题情境是对问题的情境化。它不是简单地提出问题,而是把问题放在一个情
会议
《黄帝四经》是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形成于战国中后期,是“黄老学”思想的代表著作。《黄帝四经》体现了“黄老思想”的复杂性,文本以老子思想为基础,依托黄帝之言,融合了上古黄帝思想、先秦儒家思想、法家思想及阴阳家思想等多种思想流派为自己所用,为应对战国中后期变法统一的需要,形成了有别于早期道家的政治哲学和君主治术,故被《汉书·艺文志》称为“黄老道家”。作为出土文物的《黄帝四经》,其文献价值很大,对战国
Sn-Bi系合金的一个明显缺点是Bi的粗化晶体,可以利用快速冷却,或者添加合金元素形成多组元合金使Bi相细化分散,来改善Bi原本的脆性。焊料合金中的Al因不同的含量可以作为软化和强化元素,可有效缓解Bi的粗化现象。In的熔点为156.6℃,在Sn-Bi合金中添加In后会降低共晶温度和熔化温度,In最大缺点是价格昂贵,可用资源不足。将Al用于改善Sn-Bi共晶焊料的组织性能研究偏少,In的研究偏多。
混凝土碳化是影响结构耐久性的重要因素,碳化使混凝土p H值降低,引起钢筋锈蚀,结构性能退化。在一般大气环境条件下,道路路面、机场道面、铁路路枕、桥梁、吊车梁、轻轨等混
无序蛋白质是蛋白质家族中的一类新成员,其灵活、可变的结构状态为它们执行多种生物功能提供了优势。对无序蛋白质结构及其相关领域的研究有助于揭示蛋白质结构折叠基础,理解蛋白质结构和功能之间的相关性。无序蛋白质结构预测研究不但有助于扩增研究样本数量,而且在建模过程中还能检验相应特征信息的有效性,进而更好地理解蛋白质的无序结构本质。鉴于无序蛋白质的重要性,无序蛋白质结构预测研究成为当前研究热点之一。本文具体
水泥基复合材料是以水泥净浆、砂浆、混凝土等作为基体,以纤维作为增强材构成的复合材料。传统混凝土材料是不连续、非均匀的准脆性材料,其内部不可避免的会产生孔隙、微裂缝等缺陷,制约了其更为广泛的应用。掺入纤维后能有效抑制裂缝的发展,极大改善混凝土材料的工作性能,但其构造和阻裂机理尚不完善,因此有必要针对其阻裂增强机理做进一步研究。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究玄武岩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的
巴贝斯虫(Babesia)是一类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引起人和多种动物发病的蜱传血液原虫。巴贝斯虫的种类繁多,宿主范围广,多数只感染野生动物和家畜,只有少数几种可以感染人并导致人患巴贝斯虫病,目前全球报道的感染人的巴贝斯虫主要包含田鼠巴贝斯虫(B.microti)、分歧巴贝斯虫(B.divengens)、邓肯巴贝斯虫(B.duncani)、牛巴贝斯虫(B.bovis)和猎户巴贝斯虫(B.venatoru
聚合物包容膜(polymer inclusion membranes,PIM)以其良好的稳定性、高选择性的传质行为,成为液膜方面的研究热点。本文通过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