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地质构造类型的参数化三维建模方法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12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由于基岩区域的地质体建模数据较难获取,传统的基于数据的非参数化三维建模方法并不适用于基岩区域的三维建模。研究针对该问题,通过解析地质构造的特征、定义地质构造建模参数,设计出一种新的参数化建模方法,以解决基岩区域因数据较难获取而无法建模的问题。鉴于地质体形态的复杂性,本文以中小尺度的基本地质构造(褶皱构造和断层构造)为研究对象,以较易获取的平面地质图为主要数据源,进行参数化三维建模方法构建的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与结论如下:(1)基本地质构造边界确定方法研究。由于褶皱构造和断层构造具有边界模糊的特点,故本文对其边界确定方法进行了研究。针对背斜或向斜单独存在的情形,利用褶皱构造的“对称重复”特性确定其边界;针对背斜和向斜相邻的情形,通过Voronoi空间剖分方法和地形特征提取山体或山谷边界的方法,确定共有区域的边界。关于断层构造的边界,从断层切割方式的角度出发,分别研究了倾向断层、斜交断层和走向断层及其简单组合的边界确定方法。(2)褶皱构造的参数化建模方法研究。首先,通过对褶皱特征要素的解析,定义了褶皱建模参数(两翼产状、轴面和转折端形态等);其次,采用分区建模的方式,实现基于各建模参数构建褶皱的推断剖面;最后,利用Morphing技术实现各分区剖面间的插值和应用轮廓线法构建褶皱模型。(3)断层构造的参数化建模方法研究。通过对断层构造的特征解析,定义了断层建模参数(断层、地层产状和断层切割方式等)。进而,重点研究了基于断层建模参数构建断层面和地层面模型的方法。后针对断层面与地层面间出现空隙或交叉情形,分别进行了缝合或切割处理。(4)地质构造参数化建模系统的实现。基于上述研究成果设计了基本地质构造参数化建模的原型系统,该系统主要功能包括褶皱构造、断层构造边界的提取、褶皱构造的参数化建模和断层构造的参数化建模等功能。通过对暮云岭背斜数据和刁家峪断层数据的应用,分别展示了褶皱构造和断层构造的参数化建模的过程与结果,验证了本研究方法的可行性。本文研究的基本地质构造类型的参数化建模方法,打破了传统建模方法对数据的依赖性,为传统建模方法提供了一种补充。且该方法既满足对客观存在的地质构造进行三维建模的需求,又可满足虚拟地质构造复原建模的需求。
其他文献
逆时偏移成像方法是电磁探测中最直观的方法,由于井下环境复杂,电磁干扰严重,直接影响成像的分辨率。因此,开展成像去噪研究,提高逆时偏移成像分辨率对电磁探测具有十分重要
浅层地温能开发技术发展迅速,从地源热泵技术到桩基埋管形式的能源桩技术,再到利用基础底板、隧道、地下连续墙、挡土墙、水井、污水管道等结构作为地面与土体换热的新型技术
当前正在运行的电力配置数据系统并未对数据共享需求进行充分考虑,主要是不同时期的各个部门以自身业务需求为基础对不同的厂家进行委托开发,规范化的技术、标准化的建设及研
AHTN是主要的合成麝香之一,目前作为麝香添加剂在各种各样的日常消费品中广泛使用。因AHTN对水生生物有不利的影响,且随着AHTN的生产和使用的增加,AHTN已在国内外水生环境中
[目的]构建Wnt3a基因沉默的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体系,研究 Wnt 通路中 Wnt3a及β-catenin关键分子的表达,并
双吸离心泵因其具有流量大、扬程高、汽蚀余量小、轴向力可以平衡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农田灌溉和工厂、矿山、城市给排水等领域,其叶轮通常是以均匀入流为基础进行设计的,然而
我国公私合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90年代,早期的公私合作以BT,BOT的模式展开,经过长时间的实践与总结,政府和社会资本方都不断在调整与探索各自的定位和合作的方式。从201
地质构造解析是分析和解释地质体构造规律和演化特征的方法,地质图作为解析工作的基础资料,可解析出丰富的地质构造信息。在地质图上,不同的地质构造结构具有特定的图形特征,
随着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人体运动跟踪分析技术,作为图像处理的前沿方向,受到了广泛关注。然而,由于运动目标检测、人体建模和匹配、人体运动的随机性等方面
能量桩是由传统地源热泵技术引申而来的新型的建筑节能技术,是能源地下结构的重要形式之一,它可以在满足建筑物常规力学承载功能的同时充分利用浅层地温能,和传统地源热泵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