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里香酚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被膜感染的药效学研究

来源 :四川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kai1986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 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是一种可以引起生物被膜介导感染的致病菌。本研究从体外结晶紫染色实验中筛选出具有抑制生物被膜形成和清除成熟生物被膜作用的百里香酚,并探究百里香酚联合万古霉素治疗小鼠生物被膜感染模型的效果。本研究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百里香酚对TCH1516的体外抑菌机制初步探究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和琼脂平板菌落记数法测定百里香酚对MRSA(TCH1516)的最低抑菌浓度(minimal inhibit concentration,MIC)和最低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通过测定菌液电导率、DNA外渗量、SDS-PAGE和电子显微镜确定百里香酚对TCH1516细胞膜、细胞壁、可溶性蛋白质代谢和菌体细胞的超微结构。结果显示百里香酚对TCH1516的MIC和MBC均为256μg/m L。与对照组相比,512μg/m L百里香酚作用菌体1 h后,菌液电导率增加18.08±1.80%,DNA外渗量增加123.40±8.06 ng/μL,作用24 h后,菌体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比对照组降低68.20±0.15%。百里香酚对TCH1516细胞壁和细胞膜具有破坏作用并干扰其正常的二分裂。结果表明百里香酚可以通过改变菌体细胞膜通透性,干扰蛋白质代谢和正常的二分裂来抑制细菌的生长。(2)百里香酚对TCH1516生物被膜的作用采用结晶紫染色法、扫描电镜、刚果红平板法、分光光度法和RT-PCR技术分别探究百里香酚对TCH1516生物被膜形成的抑制、清除成熟生物被膜的能力,对黏附多糖(polysaccharide intracellular adhesion,PIA)合成、eDNA(extracellular DNA)释放量、sar A、ica A和cid A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百里香酚对细菌生物被膜的形成具有抑制作用,对成熟的生物被膜也具有清除作用。百里香酚能显著抑制PIA的合成。百里香酚能抑制细菌eDNA的释放量,其中32μg/m L的百里香酚作用细菌24 h后,与对照组相比,eDNA的释放量降低49.43±12.55%。百里香酚可以抑制TCH1516生物被膜相关基因的转录水平,其中64μg/m L百里香酚作用TCH1516 24 h后,与对照组相比,sar A、cid A和ica A转录水平分别降低94.01±2.84%、45.01±4.31%和30.85±17.83%。结果表明百里香酚对TCH1516生物被膜的抑制和清除作用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降低ica A、sar A和cid A基因转录水平,抑制PIA的合成,抑制eDNA的释放。(3)百里香酚提高小鼠腹腔植入性生物被膜感染模型中MRSA生物被膜的清除率30只雌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百里香酚组、万古霉素组、联合给药低剂量组、联合给药中剂量组和联合给药高剂量组。以输液管为载体,构建小鼠腹腔生物被膜感染模型后按上述分组注射相应药物。24 h后对载体表面活菌计数;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载体表面生物被膜形态变化;对血液白细胞计数和测定炎症因子(TNF-α和IL-6)水平;显微镜下观察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显示给药24 h后,药物处理组的载体表面菌落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其中联合给药高剂量组几乎无细菌生长;SEM结果表明联合给药能有效清除生物被膜;病理切片结果显示对照组有大量炎症细胞,而联合给药高剂量组基本观察不到炎症细胞。药物单独作用组或联合组血白细胞计数均少于对照组,其中联合给药高剂量组的小鼠白细胞数恢复正常范围;该组TNF-α含量分别比对照组降低22.57±8.81%,IL-6含量分别比对照组升高26.96±9.95%。结果表明百里香酚对小鼠腹腔MRSA生物被膜具有一定的清除作用,与万古霉素联合应用可显著增强其对生物被膜的杀菌作用,且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综上所述,本研究表明:(1)百里香酚的抑菌机制为:通过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破坏菌体细胞膜和细胞壁的完整性、干扰菌体内蛋白质的代谢等途径来抑制TCH1516的生长繁殖。(2)百里香酚可能是通过抑制ica A,cid A和sar A的转录水平降低PIA的合成和减少eDNA的释放来抑制生物被膜的形成和清除成熟的生物被膜。(3)百里香酚可以增强万古霉素对MRSA生物被膜感染的治疗效果。
其他文献
宠物寄生虫感染是一种普遍的,严重影响宠物生长发育的常见疾病,有些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会通过宠物传染人类,危及人类的生命健康。伊维菌素、吡喹酮及双羟萘酸噻嘧啶是常用的驱虫药,对宠物绦虫、血吸虫、囊尾蚴、蛔虫、钩虫等均有效。临床上宠物寄生虫病多为复合感染,目前抗寄生虫药大多只含有一种或两种有效成分,单一使用无法彻底治愈复合感染。因此本研究筛选“伊维菌素、吡喹酮及双羟萘酸噻嘧啶”复方咀嚼片的制备工艺并进行质
Ⅰ型糖尿病是一种世界性的疾病。目前,胰岛移植是临床上治疗Ⅰ型糖尿病的有效手段。随着胰岛移植技术的快速发展,器官供体短缺问题进一步加剧,胰岛分离及冷冻保存技术对于胰岛的成功移植至关重要。猪胰岛的形态结构及代谢产物与人胰岛相似,是胰岛研究的理想模型。因此,本试验利用猪胰岛为试验材料进行研究。常用的胰岛分离方法是酶消化分离法,存在冷、热缺血的限制,容易造成胰岛的损伤,操作复杂且成本高,基于这些原因,选择
目的:观察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前不同时间给予负荷剂量替格瑞洛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再灌注的影响。方法:连续收集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在湖南省人民医院行急诊PCI术的STEMI患者,根据术前口服替格瑞
乳房炎(Mastitis)是奶牛养殖场常见的疾病,引起奶牛乳房炎的病原菌多达150多种,无乳链球菌是主要致病菌之一。此外,该菌对人类和水生动物也存在潜在的危害。为了解四川部分地区奶牛乳房炎病例中无乳链球菌感染情况、分离菌对抗菌药物敏感性、毒力因子携带状况以及对亚单位疫苗进行初步探索。本试验采集四川5个不同地区规模化奶牛场的临床型乳房炎样本进行无乳链球菌的分离培养,运用微生物常规鉴定方法和16S r
糖尿病及各类感染性疾病的预后及并发症的发生发展与机体血糖水平密切相关,其机制与血糖异常使机体产生大量的活性氧簇(ROS),激活p53信号通路诱导细胞凋亡,以及与胞内K+外流共同激活NLRP3信号通路诱导细胞焦亡有关。除肝脏是机体血糖代谢的重要器官外,肾脏也通过糖异生和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在糖代谢稳态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本试验基于p53和NLRP3信号通路研究了糖浓度异常对牛肾脏细胞(MDBK细胞)凋
狗牙根(Cynodon dactylon(L.)Pers.)是禾本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植株低矮、质地纤细、耐践踏,被广泛用于绿地、运动场、边坡植被修复等诸多领域。然而,狗牙根喜温暖湿润气候,抗寒性差,低温是限制其生产利用的主要因素。本研究对西南地区的野生狗牙根进行抗寒性评价,测定低温下不同抗寒性狗牙根生理指标的变化,同时通过转录组测序分析低温下甜菜碱对狗牙根基因表达的调控及与抗寒性提高有关的代谢通路
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中国的癌症中位居榜首,并且中国每年新增的肺癌患者数也在全球高居不下,通过对肺癌早期的发现、诊断和治疗可以降低肺癌的死亡率。CT影像是用于肺癌检测最有效的技术,肺癌的早期症状在医学影像上大多表现为肺结节,因此,为了提高肺癌患者的生存率,基于肺部CT影像的肺结节检测和诊断对于肺癌的早期诊断具有重大意义。随着CT影像数据的快速增长和肺结节筛查任务的艰巨,放射科医生很容易造成漏诊误诊
设备故障状态检测与健康管理(Prognostics Health Management,PHM)作为设备寿命周期管理中的重要一环,其中关键技术之一就是实现对剩余使用寿命(Remaining Useful Life,RUL)的预测。准确的预测RUL,可以减少生产损失、节省维护成本。而滚动轴承作为机械设备的关键零部件,其可靠性以及寿命会影响整个转子系统甚至是整个机械设备的性能和寿命。因此准确的预测滚动
研究目的:分析碘造影剂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oronary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冠心病)患者甲状腺功能、代谢及心功能的影响,从而为碘造影剂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收集本院于2019年1月-2020年12月在我院心内科行冠脉造影(Coronary angiography,CAG)或(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
土壤盐碱化是最有害的非生物胁迫之一,严重损害作物,导致作物产量大幅下降。提高植物的耐盐性是综合开发利用盐碱地,进行环境治理的重要途径之一。小麦是世界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进行小麦响应盐胁迫机制的研究对于小麦耐盐品种选育,指导盐碱地的农业开发和生产具有科学意义。而小麦耐盐机制研究的关键离不开针对创新小麦遗传材料及品种开展的研究。本研究以耐盐性不同的小麦新品种新春43(XC43,耐盐)和新春40(X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