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程建设行业飞速发展,但建筑业大而不强、多而不优,仍面临诸多现实问题。建筑行业安全形势严峻复杂,潜在危险程度居于各个行业之首,安全生产事故频发,为所有建设者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建筑工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引发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安全管理的首要控制对象。但逐年增加的安全事故起数及死亡人数反映传统的研究视角和模式对不安全行为改善效果有限,有必要从新的视角拓展研究。随着行为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可以解释个体行为的理论和实践,但鲜有分析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发生前心理和认知层面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挖掘因素间可能存在的关联性与作用机理,将其结合起来统一分析并最终应用到建筑行业中来。因此,通过借鉴多种与行为学有关的概念和理论研究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发生原因和发生机理,不仅为研究建筑行业安全管理提供了多样的视角,拓宽了从认知环节认识行为发生机理的研究边界,也为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管理提供了更多的改善途径和具体的实践方案。基于此,本研究在现有研究基础上以建筑工人的不安全行为作为重点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研究、解释结构模型、参与式观察、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等方法,以认知视角为基础,多学科融合的视角拓展分析对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的作用关系和行为发生机理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力求达到预控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预防安全事故和提升安全管理效果目的,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从多学科融合研究视角提出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发生机理研究理论框架通过文献研究法和专家访谈等方法梳理和分析与建筑工人大五人格、风险决策和建筑安全有关的概念、理论以及研究现状,总结评述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可改进的方向;以认知视角为研究基础从多学科融合的研究视角进行拓展,探究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的作用关系和行为发生机理,提出本研究的理论框架包括:“基于TPB(计划行为理论)的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意向影响因素分层”、“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发生机理模型构建与分析”、“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发生机理模型检验研究”和“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管理策略研究”四部分,明确了整体研究主线,后续章节依次从对这四部分展开详细论述。(2)基于TPB的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意向影响因素分层首先分析建筑工人常见的不安全行为表现,对不安全行为进行分类,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论述从认知视角分析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意向影响因素的合理性和适用性;将意向性不安全行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解释结构模型方法梳理影响因素之间的逻辑和层次结构;结果显示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意向的直接影响因素(第一层次)包括追求省能、风险感知、工友影响、自我效能和过去行为,中层影响因素(第二层次)是外部条件,深层影响因素(第三层次)是管理者影响;通过分析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作用和结构,从认知视角定性得到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的内部结构,便于建筑安全管理人员理解和应用。(3)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发生机理模型构建与分析首先以建筑工人人格作为切入点,结合大五人格理论提出建筑工人“大五人格-不安全行为意向”关系模型;在此基础上引入更多个体自身和组织管理等影响因素,探讨了建筑工人大五人格与风险倾向、风险倾向与不安全行为意向、风险倾向的中介效应、安全氛围与不安全行为意向、安全氛围的调节效应、群体结构与风险倾向及群体结构与不安全行为意向之间存在的关联性,提出八类共38条假设关系;构建了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发生机理模型,选择机理模型中各变量的测量项目与模型分析方法,为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发生机理模型检验提供理论基础。(4)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发生机理模型检验研究首先设计调研方案,分析收集数据流程与要点;其次设计调查问卷并在全国范围内收集建筑工人的调研数据,通过一系列统计分析方法检验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对机理模型中的主效应(大五人格、风险倾向、不安全行为意向)、中介效应(风险倾向)、调节效应(安全氛围)以及关联性分析(群体结构)的假设关系逐一进行检验和分析,取得了预期的研究结果;通过探讨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发生影响因素、影响方式、影响过程、影响大小和影响结果等构成的行为发生路径、以及路径中的关键因素和关键环节等内容,从多学科融合视角定量揭示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发生机理,为提出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管理策略奠定量化基础。(5)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管理策略研究首先统筹全文提出了管理策略的构建思路和构建方案,分析具体的设计思路、原则、方案以及要点分析;其次将管理者作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核心,结合意向性和非意向性不安全行为特点,以“预控”不安全行为为指导、运用ABC行为分析理论、依托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改善模型提出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管理策略设计方案,包括“两个板块”、“四个方面”和“六个层面”;“两个板块”的管理策略指的是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预控对策和不安全行为预控保障机制两部分,“四个方面”指从建筑工人认知视角、心理建设、组织管理和类群管理方面设计预控对策,“六个层面”指从组织、经济、技术和制度的组织管理层面,配套法规和公众的环境层面设计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预控保障机制。预控对策能预防和控制建筑工人的不安全行为意向,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预控保障机制为预控对策提供物质和精神条件等外部保障,实现其健康和有序实施。论文通过理论框架、理论模型、机理模型的构建、实证分析检验和应用,深度剖析了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关系和行为发生机理,是将心理学和行为学等理论应用于建筑行业安全管理中的一次有益尝试,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已有碎片化、单一化的不足,提出了多学科融合视角的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发生机理研究理论框架也为后续定性和定量系统性研究提供依据,对我国建筑行业安全管理实践和可持续发展有很好的参考价值。虽然论文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限于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关系和发生机理的复杂性,仍然存在着研究理论、方法和工具不够完善等问题,未来可就此展开更深入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