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发生机理与管理策略研究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lla1234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工程建设行业飞速发展,但建筑业大而不强、多而不优,仍面临诸多现实问题。建筑行业安全形势严峻复杂,潜在危险程度居于各个行业之首,安全生产事故频发,为所有建设者造成了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建筑工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引发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安全管理的首要控制对象。但逐年增加的安全事故起数及死亡人数反映传统的研究视角和模式对不安全行为改善效果有限,有必要从新的视角拓展研究。随着行为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出现了越来越多可以解释个体行为的理论和实践,但鲜有分析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发生前心理和认知层面的原因和影响因素,挖掘因素间可能存在的关联性与作用机理,将其结合起来统一分析并最终应用到建筑行业中来。因此,通过借鉴多种与行为学有关的概念和理论研究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发生原因和发生机理,不仅为研究建筑行业安全管理提供了多样的视角,拓宽了从认知环节认识行为发生机理的研究边界,也为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管理提供了更多的改善途径和具体的实践方案。基于此,本研究在现有研究基础上以建筑工人的不安全行为作为重点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研究、解释结构模型、参与式观察、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等方法,以认知视角为基础,多学科融合的视角拓展分析对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的作用关系和行为发生机理进行了系统性研究,力求达到预控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预防安全事故和提升安全管理效果目的,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从多学科融合研究视角提出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发生机理研究理论框架通过文献研究法和专家访谈等方法梳理和分析与建筑工人大五人格、风险决策和建筑安全有关的概念、理论以及研究现状,总结评述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可改进的方向;以认知视角为研究基础从多学科融合的研究视角进行拓展,探究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的作用关系和行为发生机理,提出本研究的理论框架包括:“基于TPB(计划行为理论)的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意向影响因素分层”、“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发生机理模型构建与分析”、“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发生机理模型检验研究”和“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管理策略研究”四部分,明确了整体研究主线,后续章节依次从对这四部分展开详细论述。(2)基于TPB的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意向影响因素分层首先分析建筑工人常见的不安全行为表现,对不安全行为进行分类,基于计划行为理论论述从认知视角分析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意向影响因素的合理性和适用性;将意向性不安全行为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采用解释结构模型方法梳理影响因素之间的逻辑和层次结构;结果显示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意向的直接影响因素(第一层次)包括追求省能、风险感知、工友影响、自我效能和过去行为,中层影响因素(第二层次)是外部条件,深层影响因素(第三层次)是管理者影响;通过分析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作用和结构,从认知视角定性得到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的内部结构,便于建筑安全管理人员理解和应用。(3)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发生机理模型构建与分析首先以建筑工人人格作为切入点,结合大五人格理论提出建筑工人“大五人格-不安全行为意向”关系模型;在此基础上引入更多个体自身和组织管理等影响因素,探讨了建筑工人大五人格与风险倾向、风险倾向与不安全行为意向、风险倾向的中介效应、安全氛围与不安全行为意向、安全氛围的调节效应、群体结构与风险倾向及群体结构与不安全行为意向之间存在的关联性,提出八类共38条假设关系;构建了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发生机理模型,选择机理模型中各变量的测量项目与模型分析方法,为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发生机理模型检验提供理论基础。(4)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发生机理模型检验研究首先设计调研方案,分析收集数据流程与要点;其次设计调查问卷并在全国范围内收集建筑工人的调研数据,通过一系列统计分析方法检验数据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对机理模型中的主效应(大五人格、风险倾向、不安全行为意向)、中介效应(风险倾向)、调节效应(安全氛围)以及关联性分析(群体结构)的假设关系逐一进行检验和分析,取得了预期的研究结果;通过探讨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发生影响因素、影响方式、影响过程、影响大小和影响结果等构成的行为发生路径、以及路径中的关键因素和关键环节等内容,从多学科融合视角定量揭示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的发生机理,为提出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管理策略奠定量化基础。(5)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管理策略研究首先统筹全文提出了管理策略的构建思路和构建方案,分析具体的设计思路、原则、方案以及要点分析;其次将管理者作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核心,结合意向性和非意向性不安全行为特点,以“预控”不安全行为为指导、运用ABC行为分析理论、依托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改善模型提出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管理策略设计方案,包括“两个板块”、“四个方面”和“六个层面”;“两个板块”的管理策略指的是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预控对策和不安全行为预控保障机制两部分,“四个方面”指从建筑工人认知视角、心理建设、组织管理和类群管理方面设计预控对策,“六个层面”指从组织、经济、技术和制度的组织管理层面,配套法规和公众的环境层面设计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预控保障机制。预控对策能预防和控制建筑工人的不安全行为意向,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预控保障机制为预控对策提供物质和精神条件等外部保障,实现其健康和有序实施。论文通过理论框架、理论模型、机理模型的构建、实证分析检验和应用,深度剖析了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之间的作用关系和行为发生机理,是将心理学和行为学等理论应用于建筑行业安全管理中的一次有益尝试,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已有碎片化、单一化的不足,提出了多学科融合视角的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发生机理研究理论框架也为后续定性和定量系统性研究提供依据,对我国建筑行业安全管理实践和可持续发展有很好的参考价值。虽然论文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但限于建筑工人不安全行为影响因素关系和发生机理的复杂性,仍然存在着研究理论、方法和工具不够完善等问题,未来可就此展开更深入的研究。
其他文献
统编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是习作单元,教学时,需以"写"为导向,围绕习作目标来统整单元内容,明确各个板块的作用及教法,让教学更聚焦,发挥习作单元的教学价值。应结合习作要求确定教学目标;以写作技巧为指向,精教精读课文;"交流平台"的教学应注重承前启后;"初试身手"为正式写作做铺垫,引导学生模仿习作例文的结构和语言;结合训练重点,确定单元习作的评价标准。
由智利、哥伦比亚、墨西哥和秘鲁四国建立的太平洋联盟(AP)是拉美最重要的以经贸为中心的次地区合作组织之一,也是观察分析当前地区经贸合作新特点的重要窗口。AP以促进地区深度一体化和成为连接拉美与亚太的跨地区新平台为目标,是全球经贸合作的又一努力。虽然AP成立至今仅9年,但它所取得的成就不容小觑。值此反全球化思潮和举动抬头之际,深入研究AP的成立背景、运作机制、规章制度、内外联系和发展前景等问题具有重
我国自实施“精准扶贫”战略以来,贫困治理方式由“漫灌”发展为“滴灌”,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反贫困力度最大且成效最显著的国家。在党的领导和全国各族人民的不懈努力下,经过八年奋斗,我国终于如期实现所有贫困人口和贫困县脱贫的目标任务。在“后扶贫时代”,农村的贫困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是“福利依赖”,部分农村个体“等、靠、要”思想导致其缺乏自主脱贫动力;其次是“知识匮乏”,由于
舞蹈评论作为一种职业化的行当,是舞蹈艺术发展到相当高度才应时而生。本文的核心关键词"湖北舞蹈评论",可理解为以下两层含义:湖北的舞蹈评论与湖北舞蹈的评论。针对上述两层内容又可以从这三个维度来梳理:一是有关湖北舞蹈家的评论;二是有关湖北院团、院校创作出品的舞作的评论;三是湖北籍舞评人的评论。本文正是从上述两层含义、三个维度展开,以2000年前后发表的评论文章为时间坐标,共搜集到28篇有关湖北舞蹈评论
期刊
随着汽车、船舶、航空航天等领域的快速发展,环境和能源问题愈发突出,轻量化无疑是降低能耗、减少污染、提高燃料经济性的有效途径。2000系和7000系高强铝合金由于具有比强度高、疲劳性能好、耐蚀性强等诸多优点,已在航空航天等制造领域复杂结构件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采用传统的熔焊工艺对高强铝合金进行焊接时,熔焊过程中会产生脆性枝晶和共晶组织,以及孔洞、裂纹和偏析等焊接缺陷,导致接头的力学性能急剧降低。搅
论文是关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在新发展阶段,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力,也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调整经济结构,抑制实体经济深度衰退,维持经济稳定增长,国家提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方针,政府出台一系列调控宏观经济的政策。这些政策的出台,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市场发展,同时也可能增加了经济政策的不确定性。作为企业的关键外部环境,政府的
在“双减”的大背景下,我们更需要减少对知识和技能机械识记和反复操练的作业,增加探究性作业,让学生手脑并用,自主、充分地展开探索和研究。小学数学探究性作业的设计应当顺应求知心向、针对学习错误、结合生活实际、指向操作实践。
地理距离作为要素流动和交易活动的重要影响因素,也作为企业信息不对称和监管成本的重要来源,深刻影响着企业的资源配置行为。具体地,首先,根据地理经济学理论,交易成本存在“距离衰减效应”,即经济主体之间在地理位置上越接近,交易成本越低;反之则交易成本越高。而较高的交易成本会阻碍要素流动和企业交易活动,进而阻碍企业资源配置调整。其次,地理距离是信息不对称的主要来源,较远的地理距离会阻碍经济主体之间的交流往
列入年份:2009在秋保的插秧舞中,日本北部的秋保镇的居民祈祷一年的大丰收,他们用舞蹈模拟水稻移植中的动作。秋保的插秧舞自17世纪末起就在该地区的社团中表演,如今它在春天或秋天的节日期间表演。十位女性舞蹈者穿着色彩丰富的和服,头戴花形头饰,在两至四名男性舞蹈者的辅助下,表演六到十个舞蹈。她们手持扇或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