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的灵长类动物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及其影像学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116544519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报道一种新的非人类灵长类动物脑缺血模型,即采用血管内技术制作灵长类动物的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运用这种模型,来研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其梗死灶改变过程,特别是磁共振改变的过程. 方法: 通过采用股动脉插管,运用血管内神经介入技术,使用微弹簧圈短暂阻断猕猴的右侧大脑中动脉3小时或4小时.随后在血管开通后的6小时、1天、3天、5天、7天和14天进行系列磁共振检查,在1天、3天、5天、7天、14天、21天和30天进行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的评估. 结果: 4小时的缺血再灌注模型能导致大脑中动脉供血区中等程度的脑梗死.磁共振检查发现,动物模型中脑梗死灶体积从血管开通后6小时到3天期间逐渐增大.4小时闭塞组的脑梗死体积显著的大于3小时组的缺血再灌注模型,4小时闭塞组的神经系统评分显著重于3小时组. 结论: 采用血管内神经介入技术制作的猕猴的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是一种可行和稳定的方法.系列磁共振检查能动态地反映该模型中脑梗死灶在数小时到数天后的演变过程.该模型为脑卒中的机制研究以及脑保护药物的研究提供了一种可能更接近人类的稳定的动物模型.
其他文献
“中国粮食、中国饭碗”是习近平总书记对黑龙江的殷殷嘱托,同时大力发展现代化农业、新兴农业也是国家在龙江的重要产业战略布局之一.民为国基,谷为民命,2019年,黑龙江省粮
期刊
目的:探讨CALR和WT1突变的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转化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诊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医院1例CALR和WT1突变的ET转化为AML未分
目的:探讨仅表现为恶性胸腹腔积液的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阴性的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的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1例仅表现为恶性胸腹腔积液
2019冠状病毒病(COVID-19)疫情期间,神经急危重症患者的救治难度增加,挑战巨大.疫情期间以神经系统疾病就诊的部分患者可能合并COVID-19,容易误诊、漏诊,并带来隐形传播和院
目的研究一种新型的医用生物材料—胶联羊膜的制备方法和保存条件、组织形态学、生物力学性能及体外细胞相容性探讨该新型医用材料用于眼表移植及组织修复的可行性和优越性。
到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不仅符合中国现实国情、而且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更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意愿。宣传思想部门责任重大、更好地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大发展、
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都是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而作出的重要战略部署,两者在政策设计上本就具有协调性、融合性,具体实施中应该做到有效对接、无缝接驳.近年来,海伦市
期刊
背景:  全球的肺癌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居癌症之首。近年来我国的肺癌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成为恶性肿瘤的首位死亡原因。肺癌的主要发病因素是吸烟(80%-90%的肺癌与吸烟有关)。事实
用支架式教学为初中英语阅读教学设计提供理论支撑,针对故事类阅读特点用最近发展区理论做支撑,教师帮助学生搭建多种支架,创设情境,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独立探索,自主探究构建知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心肌肌钙蛋白Ⅰ(cTnⅠ)及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感染性休克患者病情危重程度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