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血再灌注肾损伤的代谢组学及饱和氢生理盐水对其保护作用的研究

来源 :第二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tongjingj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系统分析缺血再灌注肾损伤大鼠模型的血清小分子代谢物谱的变化,以评估代谢组学分析能否早期发现缺血再灌注引起的急性肾损伤及其发病机制;并探讨饱和氢生理盐水对SD大鼠缺血再灌注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第一部分实验中夹闭双侧肾动脉45分钟以建立缺血再灌注肾损伤的大鼠模型并给予左旋卡尼汀干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串联的方法对大鼠血清中的小分子代谢产物进行分析,寻找对照组、损伤组和左旋卡尼汀干预组代谢物谱的差异,再通过二级质谱及标准品比对最终确定各组之间的差异代谢物,分析各组间相关代谢通路的变化;同时检测相关酶活性以验证代谢组学发现的特异性产物的变化。第二部分实验中用同样的方法建立缺血再灌注肾损伤大鼠模型,于不同时间给予不同剂量的饱和氢生理盐水,观察大鼠的肾功能和肾脏病理,以确定饱和氢生理盐水对大鼠缺血再灌注肾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并探讨其最佳用法。进一步研究肾组织氧化应激指标(MDA、3-NT、8-OH-dG、oxyblot)和内质网应激指标(GRP78、CHOP、eIF2|á、PERK、caspase-12)在对照组、损伤组和治疗组之间的差异,寻找饱和氢生理盐水可能的作用机制。结果:代谢组学在肾缺血再灌注后2小时即可区分损伤组和对照组,早于血清肌酐和尿素氮的变化。通过二级质谱分析,共发现了28种代谢物在各组间的表达有差异,主要包括溶血卵磷脂、游离脂肪酸、卡尼汀及其衍生物、氨基酸和肽类等。缺血再灌组大鼠血清中,溶血卵磷脂、游离脂肪酸和硝基化酪氨酸比对照组显著升高,而卡尼汀和乙酰卡尼汀含量则较对照组降低。酶活性检测证实,损伤组PLA2活性和MDA含量升高,而SOD活性降低。药效学实验证实,于再灌注前30分钟经大鼠尾静脉给予0.5ml/100g的饱和氢生理盐水,可以发挥最好的肾功能保护作用,显著降低血清肌酐和尿素氮,并减轻小管上皮细胞的凋亡和组织学损伤。饱和氢生理盐水还显著降低了缺血再灌注组大鼠肾组织的氧化应激指标(MDA、3-NT、8-OH-dG、oxyblot)和内质网应激指标(GRP78、CHOP、eIF2|á、PERK、caspase-12)的表达。结论:代谢组学分析能够早于肾功能的变化发现大鼠缺血再灌注肾损伤,并证实其发病机制与能量代谢障碍、氧化应激和脂质代谢异常有关。饱和氢生理盐水可通过减轻氧化应激和内质网应激而减轻缺血再灌注肾损伤。
其他文献
目的:硫酸镁治疗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临床观察。方法:所有患者均进行外科手术夹闭或血管内栓塞,治疗组患者在发病48 h内,给予硫酸镁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生理盐
目的探讨血府逐瘀汤与甲钴胺分散片联用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将5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单用甲钴胺分散片治疗,治疗组在西药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
当前教学过程中,学生对PID参数学习困难,为了提高学生对PID参数的认识,采用组态王对单容水箱液位进行PID仿真实现,通过编写程序,认识参数整定过程,通过调整参数,学习各参数变
目的:监测阳江地区2012年度分离的淋球菌对5种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分析耐药菌株的流行特点。方法:测定菌株对5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按世界卫生组织(WHO)西太区淋球菌耐药性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肾细胞癌(RCC)约占所有新增癌症病例的3%,过去的30多年来,其各阶段的发病率一直呈稳步上升态势[1-3]。大约80%的原发性肾癌是肾透明细胞癌(ccRCC),这其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病人初
目的:探讨TGF-β1、wt-p53和RhoA基因在人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本次实验采集标本42例,6例正常前列腺组织来自手术非正常死亡的人体,36例前列腺癌标本为吉林大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我院收治的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患者56例,将这56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每组28例患者,分
目的:评价口服等渗甘露醇(2.5%)MSCT小肠造影的临床应用和诊断价值。方法:回顾18例患者于1 h内口服完2 000 ml等渗甘露醇溶液,在扫描前15 min肌内注射反应654-2 20 mg,获得影像资
目的研究四物二陈汤对改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的治疗效果及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2年11月86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抽签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3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