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生态思想与当代环境伦理观的构建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12562805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代哲学从周至明清历经两千多年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思想资源。相比于西方的生态哲学思想,中国的生态哲学智慧,还是有其独特的魅力的。对于作为文化主干的道、儒两家来说,都是以天人合一为基调的,二者都把天人关系作为思想的聚焦点。道家以超越一切的道为出发点,从自然的天道契入天人关系,以自然无为为宗旨,要求人类顺应自然,去处人为,遵循天地循环所形成的自然和谐秩序,平等地对待万物,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儒家则从人道契入天人关系,把人类社会的道德属性赋予自然界,提出了“仁民爱物”的环境道德观和人与天地参的进取观点,希望积极发挥人的主体能动性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这些思想都体现了中国古代生态思想的特色。本文从当代人类面临困境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中国古代思想文化中有关人与自然的关系,并对其生态思想根源进行挖掘,使之富有现代内涵,继而考察了西方的生态哲学思想。同时,通过与西方生态思想在生存实践和理论方面的对比,揭示了自身独特价值和优势所在,发现自己的局限性和根本缺陷。这样,我们就能充分认识到,由于文明发展的差距、工具理性的不足和科学技术的落后等原因,必然造成中国生态思想在理论内容和实践作用方面的限度,从而采取一种对待这个传统的真正合理的行为。中国古代生态思想要在现代条件下发挥其促进人与自然重归和睦的巨大作用,就必须实现其由传统形式向现代形式的转换,就必须在它基础上构建新的环境伦理观。而要构建现代环境伦理观,就必须重新确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哲学观,人与自然协同进化的生态世界观,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相契合的生态价值观,精神完善与环境关切相结合的生态实践观,建立生态伦理学的基本范畴,确立人们行为中的主要生态规范。只有建立了现代环境伦理观,才能对恢复人与自然的和睦关系,促进人类可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做出自己独特的贡献。
其他文献
采用立式比长仪和圆环法测试了分别以EPS颗粒和玻化微珠为骨料的保温砂浆6年间的收缩率和硬化开裂,探讨了2种骨料引起的差异和干密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2种不同骨料的保温
第五代移动通信系统(5G)已成为全球信息通信技术的重点发展方向,受到政府和行业的广泛关注。首先,对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通信部门(ITU-R)建议书中发布的5G愿景进行了概述和分
在书院教育史上,宋代书院以其开创性和纯粹性,成为"书院精神"的象征。尊严师道、敦品砺行的师道精神,是其重要表征,也是唐、宋文化嬗变的历史产物。宋代书院不仅以明道、行道
德育作为提高个人品德修养的一种重要途径,日益成为我国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不可或缺的一个关键环节。人的一生包含着诸多方面的教育,作为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品德教育是众多教
针对礁灰岩储层内部结构复杂的地质特点,以中国南海珠江口盆地A油田为例,介绍了从基础地质研究入手,采用地质模式指导下的多学科综合研究手段,充分应用地震、测井及地质资料信息,
早在三千多年前中国就已有利用风能的文字记载。一千七百多年前就出现了风车。十世纪后风车遍及中国许多地方。古代风车按主轴的位置分为两种:一种是常见卧式风车;另一种则
期刊
七、诗画中的古农具如所周知,田园诗是我国历代诗作中最丰富的一部分,其中不乏脍炙人口的传世名篇。“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在中国即乎是妇乳都能背诵的千古绝唱。但是
《圣母颂》是一种特殊题材的艺术歌曲。这类题材歌曲的创作贯穿着音乐发展的始终,在音乐发展历史的各个时期,都有关于《圣母颂》歌曲的创作。《圣母颂》的歌词多是表达对圣母
焊接件的疲劳失效是工程中比较常见的失效方式。核电压力容器和管道都采用了焊接技术,这就要求对焊接件焊缝处的疲劳性能给予足够的重视。本课题研究的材料为核电站压力容器
日本战后的工业政策和开发政策,给其工业地域开发建设造成了巨大影响。本文以濑户内工业地域为对象,对其1960年至2002年之间的产业结构进行研究探讨。目前,该地域的相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