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张中行一生性格耿直,心地善良,为人处事低调淡泊名利。张中行散文师承知堂老人,在风格上继承了周作人、林语堂等人的“闲话体”特点,而又有自己独特的一面。从上世纪八十年代起,相继创作了《负暄琐话》、《负暄续话》、《负暄三话》、《禅外说禅》、《顺生论》、《流年碎影》等散文集。他的散文平和冲淡,清秀隽永,知人论世类的散文既写成就,又述性格;既写相貌,又涵深情。从他笔下缓缓流淌的既是过往的具体的人和事,又是中国传统的文化人的意趣和文化人特有的价值观。他的散文被称之为“学者散文”,而他并非一个学者,非文学家、非杂家、非古董家,而是一个思想家。他与政治保持一定的距离,而他的著作《顺生论》既能解释宇宙与人生,又能解释治国与齐家。这是他一生坎坷命运的真实体验,慢慢造就他顺应人生、满怀真情的性格。他笔下的民国旧人与旧事,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延续,他对这些人和事充满着缅怀之情,他感叹逝者如斯,内心咀嚼着消逝的苦味。 本研究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绪论部分介绍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第二章介绍作者其人和创作经历。第三章论述其散文的思想内容,从三个方面展开,分别是怀念故人、纪念往事和生命感悟。第四章论述其散文的审美特征,分别从情感、题材、语言、技巧、逻辑思维等方面进行论述。第五章论述其散文的审美价值,分别从历史价值、思想价值和现实价值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