虫酰肼对斜纹夜蛾幼虫巴脱羧酶基因表达的影响

来源 :山东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jlys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阐明虫酰肼对斜纹夜蛾幼虫多巴脱羧酶的作用机理,本试验以斜纹夜蛾为研究材料,克隆斜纹夜蛾多巴脱羧酶基因cDNA全长,研究虫酰肼对表皮形成过程中多巴脱羧酶基因表达的影响。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本研究通过RT-PCR和RACE技术克隆得到斜纹夜蛾多巴脱羧酶基因的cDNA全长。通过生物信息学工具对斜纹夜蛾多巴脱羧酶基因的DNA序列及其编码的蛋白质序列进行分析。该基因具有一个完整的开放阅读框,长1263bp,编码420个氨基酸,5端非编码区长105 bp,3端非编码区长79 bp。克隆得到的cDNA全长提交至GenBank,登录号为KF620492。多重序列比对及系统进化树显示斜纹夜蛾DDC基因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鳞翅目昆虫的DDC序列具有很高的相似性。利用SWISS-MODEL在线工具进行同源建模,成功预测斜纹夜蛾DDC三维结构,其与果蝇属(Drosophila)的多巴脱羧酶空间结构具有很高的相似性,功能结构域具有良好的保守性。  2、采用饲料浸毒法测定虫酰肼对斜纹夜蛾不同龄期幼虫的毒力,测定虫酰肼对斜纹夜蛾3、4、5和6龄幼虫的毒力,其LC50分别为33.32、40.28、71.20和71.97 mg/L。表明虫酰肼对斜纹夜蛾幼虫的毒力随幼虫龄期的增长而降低。  3、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测定斜纹夜蛾幼虫不同时间内以及斜纹夜蛾不同发育阶段的多巴脱羧酶基因动态表达量。结果表明,多巴脱羧酶基因在幼虫蜕皮前后均有高表达,蜕皮12h之后表达量明显降低,12~48 h处于相对低表达量水平;随着龄期的增长,多巴脱羧酶基因的表达量递增。该基因在斜纹夜蛾整个发育过程中均有表达。卵期表达量最高。  4、利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检测用亚致死剂量虫酰肼处理的斜纹夜蛾幼虫DDC基因的表达水平。用虫酰肼分别处理12~48 h,4个亚致死剂量诱导的DDC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和处理浓度的升高激活作用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处理24~36h,LC20~LC30浓度范围内的激活作用最高。处理60h,4个亚致死剂量处理的DDC相对表达量大幅下降,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研究结果表明虫酰肼进入虫体后先启动基因表达,而后抑制表达;虫酰肼干扰昆虫幼虫蜕皮与其影响表皮形成过程中多巴脱羧酶基因的表达有关。
其他文献
新课程的标准强调要以学生为主体,把获取知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从而改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消极和被动的地位。学生应该通过学习和使用教材来获得独立学习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以后
中职院校班级管理企业化就是把企业管理理念、制度和运营方式等融入班级管理中,模拟公司式组织机构,引入企业化竞争机制. 实行“班级企业化管理”,让学生扮演不同的企业角色,
课堂教学效率自我国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就成为了众多教师追求的目标之一。课堂教学效率高了,教师就可以高效率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和教学计划,学生的学习也可以事半功倍。那么,如何
农药助剂是农药制剂加工和应用中使用的除有效成分以外的其他辅助物质。不同助剂对人类、有益生物和环境存在高低不等的毒性,但目前关于农药助剂对水体环境的毒性及风险研究报
在梅山铁矿推广使用无底柱分段崩落采矿法中,为了形成所需要的复盖岩,必须将上盘围岩强制崩落,通称压顶。目前该矿采用深孔压顶,使用 YQ-100型潜孔钻机,炮孔最深达40米。在
初中数学应用题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对学生的整体数学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在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教师对初中数学应用题型的教学态度和教学手法都需要有所改善,以不断促进
随着各国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英语作为国际交流使用的官方语言,越来越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我国教育领域也在积极探索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方式方法。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阅读教学
生物在高中阶段是一门理科学科,但相较于物理化学这些理科学科而言,生物有很大的偏文倾向,因此在生物教学中,老师要注重发现生物与其他学科,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的生物学习更有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好”与“乐”准确地概括了兴趣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教师应采用各种办法和形式使课堂教学生动有趣,让学生始终保持学习的积极
每一个教师都想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也都希望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学科学习,然而只有掌握有效的方法与技巧,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本文就帮助初中学生有效进行英语学科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