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钩藤和囊托羊蹄甲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jzhangx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茜草科钩藤属植物侯钩藤(Uncaria rhynchophylloides How)和豆科羊蹄甲属植物囊托羊蹄甲(Bauhinia touranensis Gagnep.)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系统的化学成分分析。并通过整体动物模型和离体小鼠胸主动脉舒张活性筛选,探究了侯钩藤乙醇提取物及主要成分的降压活性。利用硅胶、聚酰胺、Sephadex LH-20、MCI、MPLC和HPLC等色谱技术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和纯化,从侯钩藤和囊托羊蹄甲中分离得到61个化合物,其中新化合物4个,新天然产物4个。化合物包括生物碱、黄酮、内酯、萜类、苯丙素等多种结构类型。药理结果显示,侯钩藤提取物有一定的降压活性和心脏保护作用,其所含环烯醚萜类成分表现出一定的血管舒张活性。第一章介绍了侯钩藤的化学成分研究。从侯钩藤茎枝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出25个化合物,包括1个新化合物(howlumine)。化合物1,2为两个1,4-diazaindan型生物碱,化合物3-5为三个环烯醚萜葡萄糖苷,化合物6-9为四个megastigmane型单环单萜,化合物10、11为两个苯丙素,化合物12、13为两个苯甲酸衍生物,化合物14-18为五个黄酮类成分,化合物19为三萜,化合物20、21为甾体,化合物22-24为三个邻苯二甲酸衍生物,化合物25为烷醇类成分,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分离得到,本次实验尚未分离得到吲哚生物碱类成分。第二章介绍了侯钩藤提取物及成分的降压活性研究。包括侯钩藤乙醇提取物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影响及心肌保护作用研究,部分化合物对离体小鼠胸主动脉舒张活性筛选。结果显示,侯钩藤乙醇提取物能显著降低SHR血压和全心体重指数(P<0.05),并升高血清NO含量(P<0.05),对SHR心肌的病理损伤亦有一定程度的缓解。同时,侯钩藤原植物中含量较高的化合物5(adoxoside)对苯肾上腺素诱导的离体小鼠胸主动脉收缩有一定的舒张活性。第三章介绍了羊蹄甲属植物囊托羊蹄甲的化学成分研究。从囊托羊蹄甲茎枝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鉴定出39个化合物,包括3个新化合物,4个新天然产物及其余32个已知化合物。其中化合物26(touranlactone)为新的内酯二聚体葡萄糖苷,化合物27-32为六个内酯类成分。化合物33(tourancyclohexenol)为新的环已烯类成分。化合物34-36为三个吲哚生物碱。化合物37(tourancyanphenol I)为新的氰基酚类化合物,化合物 38(tourancyanphenolⅡ)和39为两个新的氰基酚类天然产物。化合物40(touranphenol)和41为两个新的羟基苯乙酸酯类天然产物,化合物42和43为两个苯甲酸衍生物。化合物44为色原酮类成分,化合物45-55为黄酮及其衍生物。化合物57-61为五个苯丙素类成分。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26-41、47、55、61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第四章综述了羊蹄甲属植物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目前为止,已从羊蹄甲属植物中分离报道了 225个化合物,主要为萜类和黄酮类等成分。羊蹄甲属中的多种植物也被作为传统中草药用于镇痛、抗菌消炎、促进伤口愈合、免疫调节、抗氧化、抗肿瘤、抗抑郁及治疗糖尿病等。
其他文献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一种普遍存在于环境中的条件致病菌,同时也是研究革兰氏阴性菌群体感应、生物膜、毒力和耐药性的重要模式生物。传统的铜绿假单胞菌
目前大分子碳氢化合物燃烧机理的简化方法主要是基于物种之间耦合关系发展而来的直接关系图法(DRG)及其相关方法:DRGASA、DRGEP和Revised-DRG,以及为了消除体系刚性而发展的准稳态近似法(QSSA)和部分平衡近似法(PEA)。很少有方法从统计学的角度来考察物种的生成与消耗,进而消除物种消耗量或生成量较少的反应。其次相对机理自动生成程序,机理简化程序的发展相对迟缓,很多简化方法都没能实
[目的]本文对本中心121例部分性肺静脉异位引流患者的手术治疗及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PAPVC患者术后近期和中期的生存率、体力活动能力以及是否出现术后并发症的情况,通过
白垩纪属于温室气候的典型代表,通过对其的研究有利于我们对未来气候的预测和分析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目前国际白垩纪年代表是建立在对海相地层研究的基础之上,而中国以陆相地层发育为特色,海南岛白沙盆地白垩系发育完整且地层出露好,但研究程度低,可通过对其白垩系的沉积相带和古气候研究来完善整个白垩系地层体系。本次研究选取道汉村剖面(全长250m)进行野外实测,利用岩性、岩相及岩相组合识别的基础上,对沉积特征进
研究背景及目的:白癜风是由表皮黑素细胞减少或功能障碍引起的获得性皮肤色素脱失症,全球范围内的发病率为0.5%~1%,是引起皮肤色素脱失最常见的原因之一。白癜风的发病机制目
O_2/H_2O-燃料燃烧被认为是一种很有前景的燃烧技术,可以有效解决CO_2排放量过高的问题。在燃烧反应中,水分子的存在可能对燃烧反应动力学产生影响。CO+OH是燃烧反应的最后一步,也是将CO转化为CO_2过程中的十分重要的反应。HOCO自由基是该反应中产生的重要中间体,HOCO与H_2O的相互作用已经引起了广泛的关注,H_2O与HOCO究竟发生怎样的反应,是发生化学反应,还是作为高效率的第三体
近年来,在调控基因表达过程中起关键作用的组蛋白修饰越来越受到关注。组蛋白乙酰化是一种重要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方式,由组蛋白乙酰基转移酶(Histone acetyltransferases,HATs)和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deacetylases,HDACs)共同调节。HATs通过在组蛋白赖氨酸残基上添加乙酰基,导致染色质结构的松弛并激活基因转录。相反,HDACs从乙酰化的组蛋白中除去乙
光学纯的二芳基仲醇或二杂芳基仲醇类化合物是许多生物医药的核心骨架结构或必要前体,因此在过去的30年间,得到手性纯的此类化合物一直是科学家们的研究要点。Seebach,Harada,Gau,Walsh等研究小组在对醛的不对称芳基化反应研究中均发展了自己独特的实验体系,为拓展光学纯的手性二芳基仲醇的合成方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目前来说这些方法还各自具有一些局限性,如实验操作不够简便易行,实验过程不
森林生态系统中,氮是限制植物生长的重要环境资源,对森林群落的物种共存和生物多样性的维持具有重要的影响。不同环境条件下土壤中不同形态氮的比例不同,土壤氮形态的差异可能与环境因子有关,也可能与土壤氮转化关键微生物的群落结构与功能有关。环境因子可以直接影响土壤氮转化,也可以通过作用于土壤氮转化关键微生物群落的结构与功能,间接影响土壤的氮形态和氮转化。然而,我们仍不清楚环境因子与土壤氮转化关键微生物在土壤
近年来,周期驱动调制已变成常用的实验研究手段,应用于众多研究领域,特别是在冷原子体系中,衍生出丰富的物理图像。在拓扑绝缘体的基础框架下,已经有完善的单粒子Floquet理论和拓扑分类来解决这一类显含时间问题。基于近些年冷原子实验对狄拉克半金属和外尔半金属的不断研究,我们选择周期驱动系统用于研究这一类半金属的非平衡拓扑奇异性质。本文研究驱动强度与静态能带宽度在相同量级的低频驱动情况下的周期驱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