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婚生子女权益法律保护问题研究

来源 :山东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needtoxiaz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社会,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婚育观念也发生了改变,对婚姻的忠诚度降低,甚至崇尚不婚主义,导致非婚生育子女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为了维护社会稳定,非婚生子女的法律地位的确立以及对其权益的保护逐渐成为当前亲属法立法的关注重点。在世界许多国家的立法中,都将儿童最大利益原则作为指导,在亲子立法中为非婚生子女规定了特殊的保护制度。相比之下,我国在立法和司法实践中对非婚生子女的法律权益保护也取得了显著成效,确立了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法律地位,在世界上是较为先进的。但在实践中非婚生子女的权益还是面临不同程度的损害,关于非婚生子女的纠纷每年也不在少数,法院在法律适用和判决执行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难题。由此可见,我国对非婚生子女的保护还有待加强。本文除绪论部分外,共包括五章内容:第一章是从非婚生子女概念、法律地位的历史变革入手,揭示非婚生子女地位从无亲之子到形式平等再到实质平等的演变,以及非婚生子女保护立法的发展趋势,并介绍了非婚生子女产生的几类原因,主要包括非婚同居、非法同居、婚生否定以及强奸等。第二章在对近几年我国有关非婚生子女的案例进行汇总研究,按照不同案例的案由类型分类,在罗列了一些典型案例的基础上,对法院判决以及判决中存在的难题和后续判决执行的困难进行分析,指出我国非婚生子女权益面临的受损现状,非婚生子女不仅在户籍办理、抚养问题、监护问题方面得不到有效保障,在权益受损时也难以得到及时的救助。第三章探究非婚生子女权益法律保护难题的根源,主要从立法缺陷和社会问题两个层面进行分析,在立法方面,缺少统一的指导原则,相关法律制度也不够完备,在社会层面,对非婚生子女不够重视的社会观念,导致对非婚生子女提供的社会救济不足。第四章介绍当前不同国家法律对非婚生子女权益保护的有关规定,国外的保护不仅在立法上有更加完善的法律规定和制度,在司法实践中也有更加具体可行的保护措施,社会和国家对非婚生子女的重视程度更高,为我国加强非婚生子女法律保护提供启示,并对国外在这一领域的先进经验进行借鉴。第五章对如何改进与完善我国非婚生子女权益法律保护提出了一些建议,从立法、司法以及国家和社会三方面展开,着重改善非婚生子女户籍制度,建立亲子关系确认制度,以及完善抚养和监护制度,规范司法实践,为法院的判决难题提出具体的解决措施,以及加大社会保护力度,发挥国家和政府职能。以期能对健全我国非婚生子女的权益法律保护问题有所裨益。
其他文献
人工智能医疗侵权是指将人工智能应用于医疗领域时,在诊疗过程中所实施的诊疗行为对患者一方造成损害的侵权方式。人工智能与医学的结合,大大提高了诊疗活动的效率,不过也引发了诸多侵权责任归属问题。人工智能造成医疗侵权的原因多种多样,内容复杂多变,加之人工智能在多方面已表现出对人类医生能力的超越,其自主性程度也在随着技术的进步而提高,现行法律体系对弱人工智能尚可予以规制,但在未来进入强人工智能时代后,其导致
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而在乡村振兴战略中“三农”问题是重中之重。2021年2月21日第十八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发布,充分说明了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的重要性。而要解决“三农”问题,就要解决目前所存在的农村土地问题。农村土地包括农耕地、农村建设用地和宅基地。宅基地作为农村土地中的一种,其制度存在很多问题,在我国农村土地制度中属于最为落后的一项制度,对宅基地制度
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飞速发展,已经成为全球最具爆发力的新兴领域。信息产业的一个特点是信息数据化,其特点是几乎所有的人类活动轨迹都会被记录并被以数据形式呈现,同时被更加快速地传递和使用。大数据不仅仅是企业的重要财富,还是国家的重要战略资源。但是,个人信息数据化同样存在着若干风险,这个风险是对于信息归属者本身而言的,譬如信息泄露。通过查阅近些年来与个人信息相关的案件,可以看到,侵犯公民个人信息
动产动态质押是借款人与贷款人在担保融资过程中的一种探索。不同于传统担保方式,动产动态质押既能保留借款人日常生产经营对质押动产的处分权,又能兼顾贷款人对质押动产的控制权,是为防止担保过程中安全与效率失衡的有效手段。正因其较好实现安全与效率价值的有机统一,动产动态质押现为更多经济参与者在担保方式上的选择,但在立法规范与司法适用层面尚存不足,致使该担保方式下的质权即动态质权与其他担保权利竞存产生的问题愈
《食品安全法》在2015年得到修改并正式生效,新《食品安全法》在原有法律的基础上做了较大程度的修改,其中引起讨论最多的是第148条关于惩罚性赔偿的条款,该条款修改的焦点是提高了食品标签纠纷适用惩罚性赔偿的力度。通过在中国裁判文书网以及北大法意等网站的检索,关于食品标签纠纷案件的数量在快速增长。消费者主张的理由主要是标签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为了使我国法律的适用更贴合不断变化的实际情况,《食品安全法》
专利侵权赔偿价值的认定一直是我国专利侵权诉讼的难点,在司法裁决时大多采用的是法定赔偿,由于法定赔偿的固有局限,相比于专利权人因为侵权受到的损失,法定赔偿金普遍偏低,无法真实反映专利权人因侵权所受到的损失,因此本文以我国相关法律为基础,结合国外司法实践取得的有效成果,引入资产评估理论,对我国司法现状中如何合理评估专利侵权损害赔偿价值进行分析,同时针对我国司法现状存在的问题给出解决建议,希望能对我国司
2021年1月1日,民法典正式实行,使我们新的一年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其中违约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确立是备受法律界关注的一个问题。民法典第996条(1)规定违约责任的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认可了在人格权遭受严重精神损害时,同时还可以要求赔偿精神损失,打开了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之间的界限。精神损害指自然人因为人身权受到侵犯而造成的身体和心理上的损害。即自然人因人格权受到侵犯而产生不安、失控、暴躁、抑郁等消极
近年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同时,随着信息网络的发展,不论是影视界、体育界,还是科学界的知名人物,大家都可以从网络上认识和了解,这些知名人物对普通大众来说也有很大的影响力。许多商家看准了以上的社会现状,为了使自己公司的商品或服务迅速开拓市场,取得消费者的关注和青睐,商家在不经知名人物同意的情况下注册知名人物的姓名作为商标并进行使用。商家这样的行为侵犯了知名人物的姓名权,给知名人物的经济利益带来侵害,
我国民法典新确立了遗产管理人制度,这既符合了当今社会在财产继承领域革新的迫切需求,又符合了当今继承法领域普遍规定遗产管理人制度的国际立法惯例。我国民法典基本确立了遗产管理人制度,遗产管理成为继承过程中一项必要流程,有利于完善我国的继承体系、满足遗产公平分配的要求以及完善了无人继承程序相关制度。但是我国遗产管理人制度的规则需要进一步具化,因为现行民法典遗产管理人制度无法具体回应一些现实性问题,如未规
一般人格权的基本理论一直是法学理论界争议的焦点,有关其概念、性质以及其与具体人格权的关系,学者们各持己见。《民法总则》第一百零九条对于一般人格权的规定较为概括与笼统,并未以立法的形式回应理论界的争议,也未能将一般人格权从逻辑层面完美纳入到人格权体系之中。于2020年5月28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首次将人格权独立成编为《人格权编》,且在此编中对一般人格权进行了全新的界定,回应了学界对于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