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稀土产业是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但近年来,我国稀土行业中出现了稀土价格严重偏离价值、非法开采屡禁不止、资源浪费严重、出口走私猖獗、生态环境恶化等诸多问题,为此,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稀土行业政策来加以管控。这些政策通过价格、成本、资产规模等不同路径传导至稀土企业,使企业的盈利和风险受到较大影响。稀土企业作为承载行业管制政策目标与效果的载体,对其盈利和风险的分析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包钢稀土是全球最大的稀土企业,也是我国稀土行业的标杆,其受管制政策的影响极具代表性和典型性,分析稀土管制政策对包钢稀土盈利和风险的影响有助于了解我国整个稀土行业的经营现状。从宏观角度上看,可以体现稀土管制政策目标与效果的实现程度,从而发现差距,为下一步的管制政策调整提供有力的依据;从微观角度审视,可以发现稀土企业的经营现状与行业管制政策目标之间的差距,为稀土企业自身的经营调整指明方向。2006-2011年是我国稀土管制政策出台的密集期,本文将近年所出台的管制政策划分为五大类,对每类政策的出台背景及对稀土企业的预期影响进行分析;以包钢稀土为例,选取管制政策变化前后包钢稀土2005-2012年的财务数据,利用财务指标及回归分析法基于管制政策对包钢稀土盈利能力、盈利质量的影响以及政策对企业的传导路径进行分析;管制政策对包钢稀土风险的影响,主要通过对经营差异率、杠杆贡献率及传统现金流量表项目的趋势变动进行分析。综合以上分析结果与管制政策的预期目标,从定性方面预测未来稀土行业政策的变动趋势,并为包钢稀土发展提出建设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