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宋诗总集研究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gzhao11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对明人编选的宋诗总集进行了系统研究。在梳理明人宋诗观念和明代宋诗文献存佚情况的基础上,重点考察了三部宋诗总集,总体思路是将宋诗总集的编纂这一学术行为置于明代诗学发展历程中,通过考证编者的生平交游与论诗倾向解读其编选宋诗的原因和目的;通过对选录诗人与入选诗作的量化分析与不同诗选间的比较研究揭示文本细节中蕴含的诗学特质,由此呈现宋诗总集的编选与诗歌创作实践和诗学理论的交互影响,并借以探究明末清初宋诗观念的嬗变。  第一章辨析了“唐宋诗之争”语境下明人对宋诗的认识和深化过程。明人诗论中的唐宋诗虽能并举并称,但是宗唐诗学的审美标准始终未能改变,宋诗尚未成为独立的审美范式。随着晚明以来复古派根植于明人诗学观念中的抑宋因素逐步减弱,公安派有意偏激的尊宋言论得以促进宋人诗集的辑刻刊行,诗论家普遍秉持的折衷唐宋的诗学立场也为明末清初宗宋诗学观的兴起做好了铺垫。  第二章对明代书目中著录的宋诗文献做了归纳统计,汇整了现存明刊宋诗馆藏情况,并利用其中的序跋材料分析了宋诗辑刻行为中的诗学表达,尤其是别集刊刻的目的与诗学观念的离合关系,以及刊刻过程和版本体例受诗学观念的影响痕迹。此外,通过明人别集、诗话、地方志等文献钩沉已佚宋诗选本,以期有助于全面了解明代宋诗总集的编选情况。  第三章通过对李蓑及其《宋艺圃集》的研究,认为李蓑的诗学宗尚虽未出复古派门户,且晚年修订《宋艺圃集》时明确了自己远宋近唐的选诗策略,但是《宋艺圃集》在产生之初是作为复古派的对立面出现的。针对嘉靖年间李攀龙为代表的后七子倡言复古导致的宗唐摒宋之风,李蓑用十三年时间搜集宋诗,《宋艺圃集》的选诗特征反映出对宗唐诗学审美的有意背离,对宋诗的时代风格给予初步的肯定,是一部诗学观念十分鲜明的宋诗总集。  第四章所研究的《宋名家诗》是一部由新安士子潘是仁刊行,诸多文士参与编选的宋诗总集,其选录风格注重隐逸、闲适、雅韵的情调,透露出万历年间以新安为代表的富庶地区所具有的世俗文化品格,体现出布衣文士的诗学趣味。从李维桢、焦竑、袁中道为此书所作序文可以看出,“一代有一代之诗”成为这一时期不同立场的诗学家面对宋诗时共有的接受理由。在对《宋名家诗》编选者背景的考察中,揭示了文入画作者诗书画合一的身份对其宋诗观念的影响。明代文入画在技法和选材两个层面对宋元的取法,为诗论家留心宋元诗提供了新的契合点,成为万历年间宗唐抑宋的诗学格局得以改变的外因之一。  第五章是对曹学俭《石仓历代诗选》中宋诗部分的研究。通过与《宋艺圃集》选诗环节的对比,可以看出《石仓宋诗选》的特色是大量选录南北宋之交和南宋末的诗人作品。作为一个身处帝国倾覆之际,意欲有所作为的士大夫,曹学俭对宋代名臣诗与遗民诗的特别关注,表现出宋诗所具有的忠节大义的精神特质成为明清之际宋诗接受的新维度。  第六章在总体研究的基础上概括明代宋诗编纂与明人宋诗观念之间的联系,并由此探讨明清之际宋诗观念的转变路径和原因,指出明代宋诗总集所体现出的泯除唐宋界限的诗论变化方向和历史变革所带来的身世认同感是清初宗宋诗学观念得以产生的基础。
其他文献
继“根弗”(SAM-6)中程防空导弹系统的四个系列后,1972年苏联开始研制在低空和中空具有拦截目标速度为830 m/s、距离为30 km,并具有反战术地地导弹能力的“布克”系统(北约命名为
被称为“鬼才”的蒂姆·伯顿是当代美国好莱坞一位特殊的电影人,他出身于好莱坞,但是他的电影却经常背离当代好莱坞的常规模式,具有丰富的独特性。首先,蒂姆·伯顿电影中的核心角
学位
目的家庭中的父母和学校的教师构成了青少年成长中的重要支持系统,运用格林模式对这一系统中的主要成员的健康行为和心理行为进行诊断与干预。方法使用心理健康水平调查表对
京西石景山区模式口北的山坡上,古刹法海禅寺就坐落在这里.多年来,该寺因其规模宏伟和建筑格局严谨而远近闻名,又因寺内大雄宝殿里的大型明代壁画和四柏一孔石桥而享誉中外.
该文从挂篮荷载计算、施工流程、支座及临时固结施工、挂篮安装及试验、合拢段施工、模板制作安装、钢筋安装、混凝土的浇筑及养生、测量监控等方面人手,介绍了S226海滨大桥
为深入研究根系分泌物对根际土中有机物贡献的特点,用柱色层族组成分离方法,对小麦和苜蓿根际土及二者交界地中提出的可溶有机物采用了GC/MS分析测定。从样品的非极性馏分中
性是人的一种最基本的欲望,但是“性”不仅仅是人的自然属性和原始冲动,它还延伸到文化领域,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体验。“性”作为个体的人的实践基础,一方面是人在现实生活中的自
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个体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和手段,主动探索新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能力档次的过程。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
1990年代初期,受中国社会结构根本性变革的影响,中国当代文学也发生了重大转型。从作家的创作心态、文学的生产机制、文学的审美观念到读者的阅读趣味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