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情况下成品粮油食用期品质变化研究

来源 :南京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jie186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以安为本”,粮食安全是国家安定和国民营养健康的基石,粮食储藏安全是粮食安全的研究重点内容,疫情当下,成品粮油的安全储备和应急供应显得尤为重要。成品粮油储藏过程中受湿度、温度、光照等影响会发生品质劣变,论文以大宗粮油大米、小麦粉和菜籽油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极端环境条件下其理化指标、加工指标及感官指标的变化规律,为成品粮油的安全储藏提供技术支撑。研究获得结果如下:(1)研究了极端条件下大米的储藏情况,研究发现,在85%高湿度条件下,大米的水分含量在储藏初期急剧变化,并趋于平衡,温度条件从低到高,密封储藏的平衡水分为15.3%、15.0%、14.9%、14.3%,开封储藏的平衡水分为15.5%、14.4%、14.0%、13.7%,与开封储藏相比,密封储藏能够更好地延缓水分含量的变化;储藏过程中,大米脂肪酸值不断增加,储藏44天后,温度条件从高到低,密封储藏大米脂肪酸值分别增长到31.20、21.79、18.23和14.40 mg KOH/100g,开封储藏时分别增长到34.98、30.33、23.21和19.87 mg KOH/100g。开封储藏大米的宜存期大幅缩短,在40℃条件下,宜存期仅为15天;大米的峰值粘度受储藏时间、储藏温度和储藏方式等因素影响,低谷粘度主要受储藏时间和储藏温度的影响,两种储藏方式差异不明显,崩解值受储藏温度和储藏方式影响较大,最终粘度随储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高温条件下,回生值将在短期内急剧增加,导致米饭的味道变差;储藏过程中,大米发生变暗、变黄等色泽变化,密封储藏时,温度条件从高到低,大米相较于初始值的ΔL*分别为3.97、3.45、2.8、2.19,Δb*分别为2.11、1.92、1.29、0.83,开封储藏的ΔL*分别为6.99、5.45、4.46、3.75,Δb*分别为2.93、2.82、2.01、1.50,储藏温度越高,颜色变化越显著,相对于密封储藏,开封储藏的变化更明显,色泽与其他指标有较高的相关度,可作为判断大米质量的依据;温度条件从高到低,密封储藏大米的食味值别下降了6.8、5.5、5.0、4.2,开封储藏时分别下降了13.0、11.8、9.7、8.5;对脂肪酸值(F),L*值(L),b*值(B)和储藏时间(D)和储藏温度(T)进行线性拟合,结果表明都符合F/L/B=a T+b D+c(p<0.01)的二元线性关系,可用于大米储藏过程中相关指标的模型预测。(2)研究了85%湿度条件下小麦粉的储藏情况,研究表明,温度条件从低到高,密封储藏小麦粉平衡水分分别为14.7%、14.5%、14.4%、14.3%,开封储藏时别为15.6%、14.8%、14.2%、14.0%,开封后水分含量会急剧上升,从而加快了品质变化速率,密封储藏的水分变化较小,可以有效地延缓其品质变劣;小麦粉脂肪酸值持续上升,温度条件从低到高,开封储藏前9天的脂肪酸值增长率分别为1.27、1.61、1.94和2.50(mg KOH/100g)/d,大于储藏中后期的增长率,储藏温度越高,脂肪酸值的增长速度越快,开封储藏的变化比密封储藏的变化更显著,并且将更快地达到不宜存的状态;小麦粉的糊化特性与储藏时间,储藏温度和储藏方式密切相关,综合考虑,开封状态的小麦粉品质会比密封状态的小麦粉品质差,高温会加剧这种情况;储藏期间,小麦粉的颜色会变暗并变黄,温度条件从低到高,小麦粉密封储藏终点时L*值分别下降至93.25、93.15、92.90、92.64,开封储藏的最终L*值分别为92.95、92.64、92.34、92.30,新加工的小麦粉为浅黄色,是胡萝卜素等天然色素的表现,小麦粉有时会出现黄色先褪色然后加深的现象开封储藏时,小麦粉b*值先下降再上升,温度条件由低到高,其b*值分别先下降了0.38、0.36、0.34、0.51,储藏终点时,其b*值分别升高至4.91、5.07、5.54、5.75;小麦粉的面筋吸水量随着储藏时间呈下降趋势,高温会加速这一过程,但面筋吸水量的变化有明显的滞后性,因此,有必要结合其他指标来判断小麦粉的即时品质;对脂肪酸值(F)、L*值(L)、面筋吸水量(WB)与储藏时间(D)、储藏温度(T)进行线性拟合,结果表明都符合F/L/W=a T+b D+c(p<0.01)的二元线性关系,可用于小麦粉储藏过程中相关指标的模型预测。(3)研究了5000lx光照条件下三级菜籽油的储藏情况,研究显示,菜籽油在储藏过程中,酸值呈上升趋势,开封储藏的增长速率比密封储藏更为明显,模拟储藏结束时,35℃和40℃温度条件下的酸价升高至1.05和1.21 mg/g,超过了三级菜籽油的国家限量标准,高温会促进酸值的增长;过氧化值的变化趋势与酸值的变化相似,在开封储藏过程中,40℃、35℃和30℃温度条件下,菜籽油的过氧化值分别在12、15和18天达到了6.22、6.13和6.33 mmol/kg,不符合三级菜籽油的标准;茴香胺值的变化规律与过氧化值一致;储藏过程中色泽变化显著,主要体现为颜色变亮,红色变淡和黄色变深,储藏温度通过影响菜籽油的氧化程度而进一步影响其色泽;对酸价(A)、过氧化值(P)与储藏时间(D)、储藏温度(T)进行线性拟合,结果表明均符合A/P=a T+b D+c(p<0.01)的二元线性关系,可用于菜籽油储藏过程中相关指标的模型预测。
其他文献
在水域环境中,氨氮是水生生物必需氮元素的主要来源,即使是生物可利用氮浓度的微小变化也将极大地影响微生物、植物和动物的生命活动。因此研发环保、便捷的水环境氨氮定量检测方法与仪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液滴微萃取与电导检测技术研制检测仪器,通过在检测样品中加入强碱溶液将氨氮转化为分子态氨扩散至顶空萃取液滴中,并直接对萃取液滴进行电导检测,根据萃取液滴电导率变化速率与氨氮浓度之间的线性响应关系对氨氮
牛病毒性腹泻/粘膜病(Bovine Viral Diarrhea-Mucosal Disease,BVD-MD)是由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感染引起的一种以腹泻、粘膜溃疡为主要特征的接触性传染病。BVDV的天然宿主为牛,此外,还可以感染羊驼、绵羊、山羊、猪、骆驼、鹿、小鼠等40多种动物,是给全球畜牧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重要病原。目前,BV
运动能降低精神疾病患病风险并促进学习记忆功能。虽然既往研究已经揭示了运动可以通过多个层面促进神经发生和认知功能,但我们仍缺乏充分的在体实验证据支撑运动锻炼对突触可塑性的调节作用。课题组前期研究证实运动可以通过激活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通路改善桶状皮层树突棘可塑性,从而缓解由压力应激导致的树突棘丢失与新物体识别障碍。本课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BDNF下游信号通路在介导运动调控突触可塑性中起到
由于能源转换和传输的功能,变压器在电力系统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一旦发生故障将会造成大面积的停电,如果不及时采取措施会给社会经济带来巨大损失。因此及时诊断出故障并防止
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网络中的各类安全威胁一直在飞快增长,其中SQL注入攻击是目前WEB应用程序面临的主要威胁之一,也是最常见的互联网攻击。SQL注入攻击具有类型多、变化快、攻击手段隐蔽、危害巨大等特点。传统的SQL注入检测方法,大多基于既定规则,无法应对攻击手段不断变化的挑战。基于浅层机器学习的检测方法,大多数依赖于人工定义判定特征,对先验知识要求较高,若存在部分特征没有预先定义准确,则会极大程
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技术的迅猛发展,知识爆炸、信息如潮,实现了学习方式从数字化到智慧化的跃进,智慧学习应运而生。智慧学习作为信息化2.0时代崭新的学习方式
毛泽东唯物辩证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中国化的具体表现,是中国共产党革命实践的哲学版本。在唯物辩证法形成与发展的时空及情景转换中确定理论参考系,回到毛泽东选择与接受、实践和发展唯物辩证法的具体历史情景中,试图以毛泽东唯物辩证法思想形成逻辑作为研究对象来管窥马克思主义及其辩证法中国化的内在形成机理,彰显“中国化”对于唯物辩证法及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要性。毛泽东唯物辩证法思想的理论源头是唯物辩证法,理解
在自然灾害、军事作战等场景下,固定通信基础设施被毁,地面人员通信受阻,难以执行联合搜救、实现协同作战。随着无人机技术的不断成熟,利用无人平台构建高性能空地自组织网络成为可能,对于提升救灾效率、保障生命安全、打赢信息化战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研究通过无人机的位置部署来优化无人机空地协同自组网系统的吞吐量。主要研究工作和创新点如下:第一:本文设计了一种多级分布式结构的无人机空地自组网系统,建立了网络
法律解释在法的产生适用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既是法律实施的前提要件,又是法律发展的重要手段,是法律适用的核心。做出正确合理的法律解释就应理解和把握法律解释研究的方向,本文从法律解释现状、解释困境和完善设想三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探讨我国法律解释现状,法律解释依不同标准可分为不同类别,每一类又可进行进一步细分,得出文义解释优先的效力位阶。我国解释主体有国家机关、官员或其他有解释权人,也有无解释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红细胞分布宽度(RDW)在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CML-CP)诊疗及预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0月至2019年5月于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血液内科收治经骨髓细胞学及分子学确诊的初诊CML-CP患者64例,患者住院基本资料及临床资料均完整,收集性别、年龄及实验室相关检查数据。确诊6个月内接受伊马替尼(IM)作为初始治疗,并随访至少3个月。对照组64例源于本院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