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在不同应力条件下的分叉分析

来源 :重庆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k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同应力状态下岩石材料的失稳断裂破坏一直是岩石力学与工程研究的重点。本文在对岩石进行平面应变、常规三轴基础上,采用非线性分叉理论对岩石在断裂失稳过程中的局部化分叉进行了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根据许多岩石工程处于平面应变状态的实际情况,自行研制了岩石平面应变仪,进行了岩石平面应变实验,并将平面应变实验结果和常规三轴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应力状态下岩石的失稳断裂表现出不同的本构特性,简单地将常规三轴实验结果应用到处于平面应变状态的实际工程将导致很大的误差甚至得到错误的结论。2.为研究岩石材料弹性模量的应力敏感性,进行了不同围压和不同应力水平下岩石的加卸荷循环实验。实验结果分析表明,岩石材料的弹性模量表现出较强的压硬性特点,同时与塑性变形耦合,表现出强烈的非线性性质。3.处于平面应变和常规三轴条件下的岩石在中低围压(<40MPa)下均表现为剪切局部化破坏的特征。对破坏后试件剪切面倾角的测量结果显示,在常规三轴情况下,剪切面倾角有随围压增加而降低的趋势;而平面应变情况下试件倾角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不随围压的变化而变化。4.根据岩石的平面应变和常规三轴实验结果,建立了不同应力状态下岩石非关联弹塑性本构模型,应用变形分叉理论的声张量法推导了不同应力状态下的分叉条件。对不同应力条件下岩石分叉的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的分析表明,常规三轴条件下,岩石的分叉发生在材料的应变软化即峰值应力出现之后,而平面应变条件下,岩石的分叉发生在应变硬化区,即峰值应力出现之前。
其他文献
船用螺旋桨是船舶动力的核心部件,作为大型旋转机械,其静平衡特性直接影响着船舶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船用螺旋桨在制造加工中,由于设计不合理、安装误差等原因造
我国是煤炭资源丰富的大国,但是由于长期开采所形成的采煤塌陷区不断扩大,积水面积不断增加,水体污染日趋严重。目前用于采煤塌陷区水体修复的方法主要为减少塌陷区外源污染物的
虽然我国煤炭安全生产形势日趋好转,事故次数和伤亡人数呈下降趋势,但是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煤炭安全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大量研究表明,约80%以上的煤矿事故直接或间接源于人
捷联惯导系统的初始对准是关系到系统的使用性能的关键技术之一。针对深海惯性导航系统的应用背景,为了研究适应海洋环境的快速自主式对准方法,本论文作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石人沟铁矿是一个露天转地下矿山,该矿-60m水平以下将主要采用无底柱分段崩落法开采。放矿制度直接影响着矿石的回收率和贫化率,而这两个指标对矿山的经济效益有着很大的影响。
随着移动机器人技术的迅速发展与应用,传统单机器人系统的研究已难以满足复杂环境下多任务处理的需求,从而促使多移动机器人系统协作被广泛研究。目前,多移动机器人系统主要
当前,国内阀门行业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空间。但由于设计水平较低,大多仍以经验设计为主,且设计不规范,造成了阀门设计周期较长、寿命较短、缺陷较多、浪费较严重以及安全性较低等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在露天矿的生产过程中,生产工艺的选择对前期的投资和后期的生产成本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因而在露天矿开采中对生产工艺进行评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霍林河矿区为例,
最近几年,离网小型风力发电机组的制造行业重新繁荣起来。据统计,新生产的机组很大一部分为单机容量千瓦以上的,且单机容量有递增趋势。随着机组容量的增加,机组质量和零部件受力必然增加,但是目前关于千瓦级机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高效率电机上,很少进行机组结构方面的可靠性分析。作者以“中国长江航运集团电机厂”试制的一种5KW离网小型风力发电机组为研究对象,选取了其中的关键受力部件:即主轴和机座,以有限单元软件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