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状RNA circUCHL3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来源 :西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erryweim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在成人脑部肿瘤中,胶质母细胞瘤(glioblastoma,GBM)是复发率最高,恶性程度最高(WHO IV级)的肿瘤,也是人类生存预后最差的颅内肿瘤之一,能达到5年生存率的患者不到10%,只有一年左右的中位生存期。即便经积极治疗后,几乎所有的肿瘤患者最终都将在一年内复发并很快死亡。GBM作为一种具有极强浸润性和高度异质性的复杂性疾病,其致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环状RNA(circular RNA,circRNA)作为非编码RNA中备受关注的成员,可能通过调控癌症基因的转录参与多种癌症的发生发展过程,是一种极具潜力的新的癌症诊断理想标志物。本课题拟通过对GBM组织的转录组测序,鉴定与GBM发生相关的circRNAs,探究其对GBM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以及作用机制,以期为临床GBM的治疗提供新靶标。方法1)筛选并鉴定与胶质瘤相关的circRNAs:对GBM组织和对应的癌旁组织进行RNA-seq,结合生信分析,筛选差异表达的circRNAs;2)探究目标circRNA circUCHL3的生物学功能:跨剪接位点设计背靠背引物,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q PCR)结合Sanger测序对circUCHL3的环状结构进行验证,RNase R(Ribonuclease R)实验验证了circUCHL3的RNase R耐受性。在U251/U87细胞中过表达和敲低circUCHL3,探究circUCHL3的表达水平对胶质瘤细胞生物学功能的影响;3)探索circUCHL3调控胶质瘤细胞的作用机制:利用western blot探究了circUCHL3调控的m RNA以及激活的下游信号通路。结果1)目标circRNA的筛选与环状结构鉴定:对RNA-seq数据中检测到的差异circRNAs进行筛选,发现与癌旁组织相比,在GBM组织中,circUCHL3的表达水平明显的增加(Fold change=7.68),引起了我们的关注;设计跨剪接位点的反向引物,进行q PCR,扩增产物进行Sanger测序,结果与circ BASE数据库中的序列进行比对,对circUCHL3的环状结构进行了鉴定,表明circUCHL3确实是由13号染色体上泛素C端水解酶3(Ubiquitin C-terminal hydrolase-L3,UCHL3)基因的5-8号外显子的反向剪接形成的。RNase R耐受实验结果表明circUCHL3比线性的m RNA UCHL3对Rnase R更加耐受,进一步验证了其环状结构的存在。2)验证circUCHL3的生物学功能:以U87/U251为GBM体外模型,对circUCHL3的表达水平进行敲低或过表达干预,实验结果表明,过表达circUCHL3后,细胞的增殖能力、迁移侵袭、划痕愈合能力明显升高,细胞凋亡减缓,细胞的S/G2期的比值升高;敲低之后得到了相反的结果,表明circUCHL3可以正向调控GBM细胞的增殖和进展。3)探索circUCHL3调控GBM的作用机制:基于RNA-seq共表达网络数据显示,精氨酸琥珀酸合成1(argininosuccinate synthetase 1,ASS1)的表达水平与circUCHL3显著相关。在人体内,ASS1是公认的精氨酸合成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其参与了多种肿瘤的进展。同时,基于GO(Gene Ontology)功能注释和KEGG(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数据库的功能富集分析表明ASS1与AMP依赖的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AMPK)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信号通路的活性密切相关。实验结果显示,在U87和U251细胞中过表达circUCHL3,ASS1的含量也相应的增加,AMPK以及mTOR的磷酸化表达水平增加;敲低circUCHL3,ASS1的表达量也随之下降,AMPK以及mTOR的磷酸化表达水平也相应降低。结论本研究基于GBM组织样本的转录组测序,发现了一种在GBM肿瘤组织中高表达的circRNA分子circUCHL3,并首次对circUCHL3在GBM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和作用机制进行了研究,初步试验结果表明circUCHL3可能通过正向调控ASS1的表达激活AMPK/mTOR信号通路进而影响GBM的发生发展。本研究结果一方面有助于深入揭示circRNA在胶质母细胞瘤中的作用,另一方面也为未来探索胶质母细胞瘤新的治疗靶标提供了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肝内胆管细胞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ICC)是指起源于二级胆管及其以上的末梢肝内小胆管的原发性恶性肿瘤,近年来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趋势。ICC患者早期无特征性症状,常规的筛查手段诊断困难,多数在影像学下无法与肝细胞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区分,最终确诊时已到晚期,错过了诊疗的最佳时期,患者的生存率大幅下降。因此,
学位
多环芳烃(polycyclic aromatic hydrocarbons,PAHs)是一类具有高稳定性、强疏水性和难降解性的有机污染物。由于其毒性、致突变性和致癌性,对环境和人体造成了严重危害,因此,PAHs污染已成为目前亟待解决的环境问题之一。微生物修复被认为是去除PAHs的最佳选择,已有研究表明细菌产生的加氧酶可以有效降解PAHs。邻苯二酚1,2-双加氧酶(Catechol 1,2-diox
学位
甘遂(Euphorbia kansui Liou),为大戟科(Euphorbiaceae)大戟属(Euphorbia)多年生草本植物。甘遂植株中的乳汁管是可分泌乳汁状乳胶物的特殊分泌细胞,也是主要次生代谢物合成和储存的场所。自噬(autophagy)是真核生物中相对保守的生物过程,对营养物质和细胞质成分的循环利用以及调节生物和非生物胁迫的耐受性起着重要作用。在遭受饥饿或其他胁迫时,植物细胞中会诱导
学位
研究背景:酒精对心脏的影响一直是心脏病学界感兴趣的话题,据世界卫生组织等统计,全球约有2.37亿男性和0.46亿女性因饮酒致病。欧洲国家(特别是俄罗斯)人均酒精年消费量为全球最高,酒精性心肌病致死率也是最高,形势较为严峻。酒精性心肌病(alcoholic cardiomyopathy,ACM)被定义为与长期酗酒(大于80克/天,超过5年以上)有关的获得性扩张型心肌病。探寻ACM的致病机制,寻找AC
学位
大面积皮肤缺损不仅伴随着严重的感染风险,且创面难以自愈合。因此寻找一种能够有效促进感染性创面愈合的方法至关重要。由静电纺丝技术所制备的纳米纤维膜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和孔隙率,非常适合应用于皮肤组织工程领域。通过调控接收器的结构可制备出图案化纳米纤维膜。图案化纳米纤维膜能够在结构上模拟天然细胞外基质的多层次结构,为细胞的生长提供支撑。本研究以聚羟基脂肪酸酯(PHA)家族中的新型三聚物PHBVHHx为原
学位
BRWD3(Bromodomain and WD repeat domain containing 3)异常与多种肿瘤、精神类疾病发生相关,因分子功能研究不足,尚未建立该基因突变、蛋白表达水平变化与相关疾病之间的因果联系。在果蝇模型中,发现该基因编码蛋白调节生物节律并影响细胞形态。在影响细胞形态方面,敲低其表达水平对果蝇S2R+、人He La、MCF-7以及MDA-MB-231细胞均会产生影响。结
学位
随着中国和越南友好合作关系的发展,两国在教育领域特别是职业教育领域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合作。自2017年起,广西和越南四个边境省份轮流举行年度教育工作磋商会,旨在巩固中越两国友谊,促进人文交流,进一步扩大和深化各省区之间的职业教育合作与交流,共同推进各地职业培训教育活动的发展。本报告在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纵观翻译实践过程,以2021年中国广西与越南边境四省教育工作磋商会的汉越带稿同传翻译实践为语料支撑,具
学位
每天随时刻变化的昼夜间光照和温度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生物体自身行为、生理和代谢等方面的节律性变化。生物体内在的计时系统-生物钟产生的内源昼夜节律性时间线索,是生物体能够感知环境因素的周期性变化,并引起自身代谢变化的根本原因。原核生物蓝藻Synechococcus elongatus PCC 7942(S149)的生物钟系统以翻译产物钟蛋白作为转录因子,来反馈控制核心钟基因的转录节律性,进而输出
学位
醋酸菌属于革兰氏阴性细菌,因其良好的耐醇性、耐酸性和乙酸发酵能力而成为重要的工业用菌种。在食品生产工业,特别是食醋酿造中具有重要作用。食醋酿造与醋酸菌中催化乙醇向乙酸转化的代谢酶密切相关。醋酸菌中乙酸的形成主要由多亚基的膜结合型乙醇脱氢酶(ADH)与乙醛脱氢酶(ALDH)催化完成,除此之外,醋酸菌胞浆中还存在一些单一多肽链为活性形式的ADH、ALDH以及一些能够催化乙酸彻底氧化为二氧化碳和水的酶类
学位
研究背景长期暴露于高原低氧环境导致的缺氧性肺动脉高压(Hypox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HPH)是肺高压的常见类型。HPH是一种慢性进展性疾病,主要特征表现为肺动脉压力的持续增加,引发右心室肥厚,末期可能会发生右心衰竭甚至引发死亡,危害极大。众所周知,肺动脉收缩和重构是HPH发生的两个重要病理生理学环节,虽然目前关于HPH的发生机制尚未完全阐明,但是肺部炎症已被证实是肺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