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心理理论(Theory of Mind)指个体对他人和自己先前心理状态及其与他人行为关系的推理或认知。在以往的研究中比较一致的结论是3岁儿童还不具备心理理论,而从4岁开始儿童的心理理论才逐渐发展起来。国内外的研究者认为儿童早期的社会经验如家庭规模、家庭经济地位、家庭言语交流、社会交往、假装游戏等,以及儿童已有的其他心理能力如语言能力、执行功能、记忆表征、文化背景等都会影响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水平。 Wellman等人发现错误信念任务问题中的时间标记的控制与心理理论有显著的作用。国内外关于儿童时序认知发展的研究发现,4岁以后,儿童的时序认知能力开始发展起来,能够理解一般事件的发生顺序。然而,先前的关于儿童心理理论的研究很少考察过儿童的时序认知能力和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关系。为此,本研究对儿童心理理论和时序认知能力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讨论。 本研究设计了三个实验。实验一采用改进后的皮亚杰漏水装置来考察儿童的时序认知能力,采用意外内容任务来考察儿童的心理理论;实验二采用儿童的熟悉事件—穿衣—来考察儿童的时序认知能力,采用意外地点任务来考察儿童的心理理论;实验三仍然采用穿衣事件和意外地点任务,但是采用了让儿童自己动手操作的方式来考察儿童的时序认知能力,同时还考察了儿童对心理理论任务本身所含时序的理解程度。实验采用个别实验的方式,研究了270名3.5~5.5岁儿童。得到如下结论: 1、实验材料的不同会影响对儿童时序认知能力的测量。实验二在实验一的基础上采用了更为简单、更为儿童熟悉的实验材料,结果发现儿童的时序任务得分比实验一的高。实验三让儿童动手进行排序,而儿童在实验三中排序的得分又高于实验二。实验一和实验二中的排序任务属于图片排序,实际上是从形象上进行推理;而实验三中熟悉事件排序则是实物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