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本文对英美两国新闻中与一带一路相关的报道进行批评话语分析。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这两大构想被简称为“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战略引起了英美媒体的广泛讨论。尽管新闻报道要求客观,但Hodge和Kress(1979)认为新闻报道者会运用语言策略来体现自身的态度和立场,并试图通过隐含的意识形态来影响和操纵读者。本文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英美两国新闻中与一带一路相关的报道进行批评话语分析。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倡议,这两大构想被简称为“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战略引起了英美媒体的广泛讨论。尽管新闻报道要求客观,但Hodge和Kress(1979)认为新闻报道者会运用语言策略来体现自身的态度和立场,并试图通过隐含的意识形态来影响和操纵读者。本文采用批评话语分析的方法,通过分析英美主流媒体的新闻报道,探讨西方媒体对于“一带一路”的形象构建和背后深层次的原因。
批评话语分析被广泛应用于分析各类文本,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媒体领域,通过分析语篇来揭示语言及其背后的意识形态之间的关系。本文收集了英美新闻中关于“一带一路”的新闻报道130篇,旨在回答以下问题:英美新闻中提到“一带一路”时讨论的相关话题是什么?英美新闻报道中塑造了什么样的“一带一路”形象?这种形象的建构基于什么样的意识形态?
本研究通过WordSmith软件搜索分析以及CDA分析,发现:一、英美媒体中提到“一带一路”时,关注点多在中国的亚投行、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等,通过分析新闻中的相关词汇,可以看出英美很关注中国在世界经济的地位和影响。二、英美新闻在报道“一带一路”时也同时塑造“中国形象”,抨击中国政府借“一带一路”开拓“新殖民时代”,通过分析发现英美媒体将中国形象不实塑造为“侵略者”、“污染者”、“无视人权”、“控制媒体”等。其中不乏有公正客观的报道,客观评价中国对沿线国家经济的帮助和贡献。读者阅读新闻时要进行批评阅读,而不是被动接受。三、这些形象塑造的背后原因基于中西方不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意识形态。
其他文献
胡锦涛社会建设思想的形成,是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创新思维与创新实践的结果,是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发展的结果。胡锦涛总书记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社会建设的思想为理论基础,继承和发展了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关于社会建设的思想,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大力推进理论创新,形成了系统的社会建设思想。本文
社会公平正义是千百年来人们追求的理想社会状态,是衡量社会文明的重要尺度,是社会发展进步的一种价值取向。改革开放以来,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同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改革的深入,社会生活中许多由于社会公正缺失而导致影响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也凸现出来,如城乡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差距较大;区域发展不平衡,区域发展差距明显;收入分配不公,贫富差距扩大;教育
文化是民族的基因,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基因。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文化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中国文化走向了世界,向世界展示了民族文化的同时也树立了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形象。为了让世界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翻译就显得尤为重要。翻译者则肩负起了向世界传播中国文化这一巨大责任。 本文将以劳伦斯·韦努蒂的异化翻译理论为指导框架,对《北京折叠》中涉及中国文化及其特色表达的翻译策略进行研究。研究发现,《北京折叠
据历史记载,南海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但由于南海特殊的地理位置,毗邻多国,并蕴含丰富自然资源,占据重要战略军事位置,引起多国的争夺。南海问题引起世界关注,已经成为世界重要时事之一,引起国内外媒体的热点关注。批评话语分析经常用于语篇分析中,但是很少学者把此理论应用于南海问题的讨论中,特别是利用美国主流报纸中的文章角度进行分析。本文主要在收集美国一些主流报纸中对南海问题报道的文章为数据库,利用
在各国现代语言中,拟声词的数量虽然不是很多,但其模拟声音或表达情感的效果非常突出。这种优势在漫画领域同样得到了很好的发挥。目前关于拟声词的研究,特别是针对日英汉三种不同语言拟声词的比较研究相对较少,有关漫画领域拟声词翻译策略的研究也不多。 本文要解决的研究问题如下:1.在日英汉三种语言版本的漫画《我的英雄学院》中,被使用到的日英汉拟声词存在哪些异同?2.日英汉拟声词存在异同的原因是什么?3.在进
传统的词汇研究主要依赖于研究者的语言经验,研究成果更加的主观。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基于语料库的商务英语主题词搭配研究逐渐成为语言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语料库方法是通过在大量的真实语料材料中进行的检索、统计与分析,因此研究结果会更客观、更具说服力。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驱动下,基于语料库的商务英语词汇搭配研究已经取得一定的成果,并在商务领域成功进行了相应的应用。但是这些研究主要是基于英式英语语料库的研究
纵观当今世界时装产业的格局,依旧是以巴黎、米兰、纽约、伦敦、东京等几个时尚中心为代表的时装强国,在世界时装舞台上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这些著名时尚中心的形成,与其自身拥有的众多知名时装品牌不无关系。然而作为世界最大的服装生产,消费和出口大国,中国虽有众多本土品牌,却鲜有国际知名品牌。为此,本文以国际时装品牌阿玛尼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成功的营销模式,进而为我国发展知名时装品牌提出建议。 作者通过问卷
最近十几年里,越来越多的中国职场人士,开始在工作中广泛使用表情符号。表情符号以计算机为媒介,既可以视为非言语交际的一种方式,也可以看作网络语言变异的一种形式,促进了人们感情的传递和态度的表达。然而,这一领域的研究却相对较少。 本研究以社会语言学的各种因素(性别、年龄、单位性质、行业)以及权势与等同关系(上下级关系和亲疏关系)作为自变量。以塞尔言语行为的分类(断言类、指令类、承诺类、表达类、宣告类
词汇习得是语言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如何有效促进词汇习得一直是研究人员和教育工作者的重要研究主题。Hulstijn和Laufer(2001)提出了任务投入量假说,将词汇加工程度和词汇习得结合起来。他们认为二语学习者通过任务习得词汇,其有效性取决于在任务过程中对词汇的加工程度,即投入量,投入量越高词汇习得效果越好。 本文将任务投入量及外语学能和二语阅读任务结合起来,以探索两者对二语词汇附带习得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