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党议与晚明文学活动

被引量 : 14次 | 上传用户:yanshileia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东林党议作为晚明政治生活中的重大事件,其于晚明社会的关涉是多方面的。从政治层面而言,动荡的晚明,党争频仍,纲纪废弛,一片末世的喧嚣;从思想层面而言,儒学衰退,启蒙思潮奔涌,经世实学关乎世运;从学术层面而言,王学异军突起,程朱式微,王与朱遂共天下;从文学层面而言,流派分呈,社团林立,雅俗文学纷繁芜杂,应世而变。本文着眼于东林党议与晚明文人社团、流派等关系的探讨,以政治与学术的视角观之,力图揭示其对晚明文学所产生的影响。全文结构安排如下:绪论:综述前人对东林党议及东林党议与晚明文学研究的概况,提出本文所要重点关照的命题。第一章:审视东林党议所产生的历史前提。论及东林书院与东林党的关联,政治、学术及思想旨向。力图展示在晚明时代这个宏观背景下,东林党议的发生、发展及所关涉的诸多要素。第二章:探讨东林书院与东林党的文学活动。立足于历史的层面,揭示其学术与文学的双重行为,及其为区域文学所做的贡献。第三章:观照东林党的地域分布及文学创作。通过分区域考察其不同的文学风格,揭示晚明文学区域性的多元化格局。并及论述东林六、七君子的节义诗创作,展现东林党人救世济民,乾坤热血的政治理想和悲壮情怀。第四章:考察复社、几社的文学活动。以其与东林党的政治、学术关联入手,透视其在东林党议影响下由文社到政治性文社的转变,及其着上政治色彩的文学活动。第五章:论述其他党派的文学活动。主要涉及晚明公安和竟陵两大性灵文派,揭示其在东林党议背景下,政治与学术的双重影响而产生的文风变轨。另外涉及阉党的文学活动,以阮大铖为个案研究,考察其结社及演剧活动。第六章:概论钱谦益对晚明文学的总结。身兼东林党魁与文坛宗主双重角色的钱谦益对有明一代文学多有总结。由于受东林党议的影响,其仕途多舛,晚年辱于贰臣,不可避免地影响其对于晚明文学总结的心态,但身处末世,其于文学的经世精神却是值得称道的。第七章:作结东林党议与晚明文学的发展。在对东林党议与晚明文社、流派政治与学术关联的探讨之后,分别透视文社政治意识的生成;时事文学创作观念的变化;复古与性灵两大文学思潮的内在演变,并对晚明文学提出了分期设想。附录:东林党人相关名单与阉党名单,以及东林党政治活动辑录。
其他文献
芍药甘草汤在临床上使用的很频繁,特别在门诊较为常见,医师以芍药甘草汤为基础方也是屡见不鲜。笔者根据94张门诊处方对我院芍药甘草汤的运用进行一些处方分析,希望能给临床
矿区土地复垦保证金制度是按照“谁破坏、谁复垦”的原则,通过“经济激励型”手段实现复垦成本的内化,克服了“命令管制型”管理手段的主要缺陷,已成为矿区土地复垦领域行之
中国先锋戏剧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历了迅速多变的发展,而叙事技巧的转变是其发展的重要标志。戏剧叙事技巧最重要的变化是叙事结构的变化,而中国先锋戏剧正是经历了从对传统
神奇瑰丽的东北文化以其特殊的审美内涵,影响着许多作家的创作,出色地完成着其文化中的审美功能。肖显志的儿童文学创作以儿童小说为主,普遍地反映了广大东北少年儿童的劳动
心智理论是理解自我和他人心理状态并以此预测相关行为的能力,具有生物性和社会性的双重特征。语言是这种社会性的重要表现,因而成为区分人的心智和动物心智的一个基本标志。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在系统的结构中注重实用性──读《儿童文学创作与研究》王文戈《儿童文学创作与研究》(罗培坤、左培俊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5月出版)一书,是一群有志于儿童文学创作与研究的
语言和思维关系密切。语言是思维的主要表现形式,而思维却在时时刻刻制约和塑造着语言。不同的文化存在着不同的思维模式,这些思维模式的差异决定了不同文化里语言规则的差异
根据投资回收期内完成单井投资回收所应达到的累计产油量标准,通过聚合物驱不同开发阶段生产能力平衡系数平衡后,做为确定聚合物驱不同开发阶段低效井的标准。同时,针对低效井成
本文撰写的目的在于:力图通过对现行行政审判制度下司法权与行政权存在的冲突的观察与研究,探求解决行政审判中司法权与行政权之间冲突的途径与方法,以求促进我国法治社会的